第7部分 (第1/4页)

强子说道:“好。你跟上我。”强子说完朝着庄子的西边跑去。小翠在后边跟着跑。强子跑到了一个马圈,拍打着马圈的圈门:“杨大爷,我是强子。杨大爷。”杨大爷从屋里走出来:“强子,你这么急,有什么急事?”强子:“我有很急的事。我借牵一匹马骑,马你喂草料了吗?饮水了吗?”杨大爷:“刚喂饱了它,也饮水了。”强子:“杨大爷,我骑这匹枣红马。”强子上了马:“小翠你快点上来,把手给我。”小翠上了马。强子:“杨大爷,我走了。小翠你揽紧我的腰。”杨大爷:“强子,注意点安全。”强子说道:“好。驾”。马儿一溜烟地朝浮来山那边跑去。

来这里赶香火会的人太多太多了。从山脚下到半山腰的路两旁,都摆满了摊子。有卖西瓜的,有卖水的,有卖天津大麻花的,有卖香火的,有卖拉面的,有卖小孩子玩具的像泥塑人和拨浪鼓的,还有给游人看着马的,看着手推车的等等。卖东西的叫喊声和买东西的应答声次起彼伏,中间还夹杂着大人喊孩子的乳名的。善男信女们有往山上赶的,有从山上下来的。孩子们在人群中间穿梭着玩耍。年轻的姑娘年轻的小伙子也赶来浮来山上凑热闹。香火会上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

强子和小翠到了浮来山脚下,强子把马儿交给了看马的老人:“大叔,看好马。回头给你银子”看马的老人:“放心吧,小伙子。”强子拉着小翠的手急急的往上走。小翠小声说:“强子哥。看着这场面今天我俩找人很难找。”强子:“小翠,你不要太着急。他们也很难找到大太太和少爷的。”小翠小声说:“我俩直接奔到山顶的庙里和大银杏树下。现在你先看着下山的人里面有没有他们。强子哥,你认识大太太和少爷吧?”。强子小声说:“我认识大太太和少爷。我在你家见过两次,我印象挺深的。你放心吧。”

俩人到了一个岔路口。强子:“我走往北的这条路。我到寺庙找找。你走往东的这条路,到大银杏树下找。可是,我不认识徐家俩姑娘。”小翠说道:“徐苹儿和徐果儿,这姐妹俩年龄和我相仿。身高比我要高一点。姐妹俩人长得都很俊。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的姊妹花。”强子:“好,我俩分头赶紧找去。”

孙大太太,孙大少爷,徐苹儿,徐果儿和田生一行四人登上了浮来山。当他们五人一进入定林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内的银杏“树祖”。

徐果儿快步走到树前:“大太太,这棵银杏树真粗,有好多年了吧?”大太太面带喜色:“这颗银杏树接近四千年了,当地人常在它前面许愿。许愿后在树枝上系上红飘带,祈求给人们带来好运。这颗银杏树人们称呼“许愿树”。读书人许愿金榜题名,小伙子祈求交桃花运,老年人祈求子女平安,经商人祈求带来财运,庄稼人祈求风调雨顺好丰年。”

孙沂英孙大少爷拉起徐苹儿的手:“我小时候记事起,每年的香火会我娘都来参加。有时候和我爹爹一起来,有时候娘和二娘带我和弟弟昌英一起来。小时候昌英真馋,在天津大麻花摊子前不走,吃不到麻花不离开人家摊子。”大太太笑起来:“你还好意思说昌英。你还不是一样,不给你买玩具你不离开玩具摊位。这事都十多年了,娘也开始老了。娘就希望孩子你们身体健康平安。”

孙沂英转向了田生:“这颗树还有一个趣谈,我讲给你和果儿妹妹听: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小生,他喜好游山玩水。当他来到莒地的时候,听人讲,浮来山有一棵银杏树有八搂这么粗,觉得挺好奇的,就想亲自来搂搂试试。当小生登上了浮来山,可是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毛毛小雨,有一位上山进香的美娘子倚树而立,暂避风雨。这位小生只好从美娘子的一侧量起,搂了七搂又拃了八拃,那美娘子仍然没有挪动,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的问:你忙了半天,这又搂又拃的,树到底有多粗?小生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棵树有“七搂八拃一娇娘”粗。”

徐果儿调皮地说道:“田生是不是就是那个小生?我看还真可能是。”徐果儿眼睛瞟了田生一眼。田生笑起来:“我还真想看看银杏树王有多粗?我也楼楼试试。”田生走到树前搂起来。在树前许愿的一个年轻妇人对着果儿小声说道:“你当那个美娇娘,你赶快躲到树下避雨吧。”她把徐果儿推了一把,徐果儿到了树下。田生从树背后搂了过来,他一个激灵,他没有想到徐果儿靠在大树干上。田生脸忽地红了。那个年轻妇人打趣地问:“美娇娘美不美?田生。”徐果儿地脸腾地红了。孙沂英孙大少爷也凑趣道:“银杏树王有七搂八拃一果儿粗了。”人群中有一个大约5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