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帮人无地自容吧。而事实上别说那些本不懂营销为何物的学生会干部们,就算是联通销售部那帮自诩为营销精英的家伙,在最初的不以为然之后,也对石磊提出的几个营销策略感觉到由衷的佩服。

97年的时候,虽然国内的娱乐环境远比不上之后,但是也不乏一些地下摇滚乐队,以及许多开始接触到街舞的青少年。石磊提出在各大高校的销售现场,用地下乐队以及那些粗糙的街舞团队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从而从踏进校园的第一步,就给予那些学生乃至于学校教职员工极大的震撼,对于销售的前期宣传,效果绝对是盛况空前的。

最关键的是,石磊抓住了这些地下乐队以及街舞团体根本没有演出机会的事实,仅仅用极低的代价——盒饭、饮料以及每人一台寻呼机,无现金报酬——就把这些能够极大促进现场气氛的小团体给牢牢的笼络到了身边。一份为期半年的合同,每周两到三次的表演机会,再加上在联通销售部门眼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就是这些小团体得到的一切。而石磊,或者说参与本次营销的所有人员,得到的却是一个空前热闹并且新潮的现场,每每表演还没开始,小小的舞台周围就已经人满为患。表演过后,再加上对于“动感地带”校园行活动的其他宣传手段,销售成果几乎让所有人喜出望外。

原本石磊对于八月下旬开始的销售,其预期大约是两万台左右,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低估了大学生们对于通讯工具的需求程度,短短五天就已经达到了原先对于整个八月下旬销售的预期。等到八月结束,九月一日统计出整个八月的销售成绩的时候,即便是石磊,也觉得手里这份成绩单颇有些沉甸甸的。

至于方自达,更是笑逐颜开,俨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向平京的总部递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种模式的销售的计划书,按照这种势头进行下去,恐怕他们最初认为江东省十万台的销量,能够实现翻番。

当前全国寻呼市场的老大依旧是无可争议的国信,96年全国新增1300万寻呼用户,国信就占走了一半,而后中北寻呼又占去接近二成的数量,剩下的才是全国其他数十家寻呼台销售数量。联通寻呼网正式运营以来,已经在其所在省份,从已经被瓜分的市场里强行攻陷了无数壁垒,虽然在97年已经从原先默默无闻的小寻呼台发展为国信之外的第二大巨头,俨然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中北寻呼的迹象,但是前七个月的销量也不过只有三百多万台而已。而在江东省,联通的寻呼销量不过三十万台,平均每个月四万余台。

由于石磊跟方自达的合作,直接让江东联通在八月的销量顺利实现翻番,总计达到了九万台,其中“动感地带”校园行计划的销量就占了45%。短期利润被降低,但是八月新市场占有率陡然跃居全国第一的江东联通,相信用不了几天,就将成为业界的一个新标杆。

面对如此喜人的成绩,方自达又怎么可能不坐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等待平京总部的嘉奖呢?

这个结果倒是让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充分的何采蓝颇为手忙脚乱了一阵子,销售情况的火爆直接导致波导新建的流水线根本来不及完成销售的需求,幸好石磊在第一天的销售数据出来之后,在半夜里给何采蓝打去了电话,让他做好流水线轮轴转的准备。增加流水线是不现实的,毕竟这种火爆的销售局面会随着九月结束之后就逐渐的趋于平稳,但是紧急安排工人三班倒,波导方面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即便如此,销售到了第七天的时候,还是把波导前期准备的库存全部消耗一空,最终波导高层紧急商量对策,其决定是去其他小型的寻呼机生产厂商手里大肆收购电子元件,波导本身则倾力生产外壳等部件,再从当地寻找了两家小工厂进行组装,也顾不得技术外泄了。

九月一日,何采蓝手里拿着八月的销售统计,开着车赶往吴东。早晨公司里开的碰头会上,董事长不遗余力的把何采蓝猛夸了一通。虽然这批寻呼机可能是他们生产的所有型号的寻呼机里利润最低的,但是却也是为他们将来的品牌扩张做出最大贡献的。要知道,97年的前七个月,波导的销售量也不过十几万台,平均每个月不足三万台。而一个八月,就实现了六万台的销量。其中两万台左右是全国销量,而剩余四万台则是江东省一个省的销量。很明显,能够得到这样的数据,何采蓝功不可没。

原以为自己到了吴东,石磊和方自达就会立刻跟自己一同庆祝这意料之中却又显然超出预期的成绩,可是何采蓝万万没想到,石磊接到他的电话之后,只是告诉他,今天没工夫应酬他,就直接挂断了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