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哪个部落的?老朽地处偏僻,竟不知咱们契丹出了你这样的英雄人物。”萧峰心想:“我若将匪夷所思的实情相告,他们必不肯相信,反而会以为我骗他们,不如编个来历算了。”当下道:“我父母是契丹人,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部落的。我被一对汉人夫妇收养,自小在中原长大,后来我的养父母告诉我原是契丹人,于是我就北上寻找我的祖先,谁知在途中遇到宋军与蒙古人交战,无论如何,我都是在汉族人中长大的,我不忍见宋人被蒙古兵残杀,于是出手相助,但蒙古兵人数众多,我最后也受了重伤,幸被新月公主所救,再后来就遇到耶律兄弟了。今日得见众位族人,萧峰终于是不枉此行了。”

耶律怀辽道:“原来你有那么曲折的身世,难得的是,你竟如此怀故,我契丹族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正需要你这样有勇有谋的人。”萧峰问道:“我契丹自从建立大辽国以后,兵强马壮,四方臣服,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耶律怀辽叹了一口气,道:“大辽国的辉煌都已成为历史了,在我圣宗朝年间,大辽的盛世达到了极点。因年年得到宋朝所献银绢,国用富足,朝中的达官贵族不思进取了,生活也由俭转奢,朝政逐渐腐败,以致国运衰微。经过兴宗、道宗二朝,直至天祚帝后被金军所俘,唉,我大辽从此就亡了国了。”

萧峰听后,沉默良久,叹道:“朝朝代代都是因为当道者昏庸腐败而亡国,想不到我大辽亦是如此。”耶律怀辽道:“大辽亡国后,耶律大石曾率领部分族人西行,在虎思斡耳朵重建大辽国,但后来也被蒙古人所灭。我们契丹四周都是蒙古人,处处受他们的压迫剥削,逼得我们都没法活了,他们是怕契丹再次强大起来,所以想把我们都赶到中原去。”耶律英接着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奋起反抗,虽然知道双方力量悬殊,但我们也要拼一拼,总强过伸长脖子等蒙古人来宰割。由于蒙古近年来忙于东征西战,特别是急于入主中原,竟无暇分派兵力来攻打我们,只是断断续续地派些散兵来扰城,他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我们也损失了部分兵力,而且常常不敢开城门,百姓无法出城打猎牧羊,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协助守城,日子也不好过。我们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未等蒙古人打来,我们自己就先垮了。所以我决定冒险去擒新月公主,她是当今蒙古大汗蒙哥和手握兵权的忽必烈的亲妹妹,他们俩一直很宠爱她,只要以她为人质要挟蒙古,他们必定会答应我们的要求。父亲大人不同意我们去冒这个险,但我想孤掷一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萧峰听毕,沉思良久,道:“新月公主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希望她受到伤害。我曾与忽必烈长谈过,发现他胸怀天下,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于我看来,即使擒到了新月公主,忽必烈也未必会妥协,到时可能会招来大批的蒙古兵,新月公主如果有什么不测,他们必定会屠城,其时我们可能就进退两难了。”耶律怀辽点头道:“说得有理,萧英雄果然见识不凡。”萧峰摇摇头道:“在下的见识实在是有限得很,现在南方的战事不紧,忽必烈闲赋在家,他要是想彻底消灭契丹,必定会趁此机会出兵,而且出师有名了。蒙古大军不日可能就会压境,但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唯有见机行事了。”耶律怀辽吓了一跳,失声道:“不会吧?!蒙古从来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想他们未必会兴师动众。”萧峰轻轻叹了口气,道:“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

时已近黄昏,大家用过晚饭,耶律怀辽亲自为萧峰安排了住处,众人各自安歇。

第二节 兵临城下(二)

第二天,萧峰在耶律杰的陪同下,在临潢城里四处看了看,发现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其间又战火不断,临潢城里许多建筑都已毁坏。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南门尤其严重,耶律杰说因财力有限,城门没办法完全修复。萧峰暗暗叹了口气,心想这样的城门如何抵挡大批敌人进攻。原来的开皇、宣政、五銮等殿也俱遭金人破坏,里面珍藏的许多物品几乎已被洗劫一空。萧峰站在残坦败瓦的宣政殿前,想起当初跟着耶律洪基到此的奢华景象,不禁感慨万千。

往后的几日,萧峰仔细看了看城里百姓的生活状况,发现许多人家生计甚为艰难。有一次萧峰在路旁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哭泣,他上前问她怎么回事,那小女孩抬起头来,尖瘦的脸上一双眼睛圆溜乌黑,她抽噎着道:“我肚子饿,回家找了一个馍馍头想吃,娘一把抢了回去,还打了我一巴掌,说我不懂事,竟偷吃东西,那个馍馍头是留给爹和弟弟吃的,不是给我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