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老马,从今年起,你就该缴村上的提留款了。”

马三多说:“你爹当队长的时候,可没让我缴过。”

队长小代说:

“以前我爹不让你缴,是让全队人给你抬着。现在上面搞民主理财,队务要公开。一公开,大家觉得吃亏了,所以就没人给你抬了。”

马三多说:“可我爹是为要水搭上老命的,你爹说了,我爹马善仁可是咱沙洼洼的大英雄哇。”

队长小代说:“是抢水的英雄,说出去也不怎么光彩。再说现在河上游建了水库,旱涝保收,再也不用抢水了,那种精神也没有必要再提倡了嘛。”

马三多说:“你的意思是说,我爹现在不是英雄了?”

队长小代说:“反正不管咋说,英雄也得缴提留款。国家法律又没说英雄不缴村提留乡统筹,是不是?”

最后一个穷人 第三十六章(2)

马三多说:“以前,在沙洼洼,你爹的话就是法律。”

队长小代吸了一口烟,眯了眯眼睛说:

“我爹不是已经死了嘛。”

接着队长小代又说:“细细算起来,你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缴提留款了,你算算,二十年是多少?”

马三多说:“可全村人都住上新房子了,你再看看我这破房子,你就忍心叫我缴提留?”

队长小代说:“那是你生得太多了,好家伙,六个,细细算起来,哪一个不是一只吸血的大坛子?”

马三多说:“小代同志你弄错了,他们头三个不是我生的,后三个才是我生的,我一共只生了三个。”

队长小代说:“不是你生的你养他们做什么,你傻啊!”

马三多说:“你不要说了,我缴,日他妈我缴。”

队长小代又说:“还有公粮,你也得缴了,因为公粮已经改成农业税了。现在虽然不叫皇粮也不叫公粮了,但这个农业税,就是过去的皇粮。农业税就是皇粮啊,所以你得缴。”

马三多说:“你不要说了,我缴,日他妈,我全缴。”

小代队长说:“该缴了,沙洼洼已经为你马三多抬出了两个中专生了。两个人在城里拿工资,就等于你马三多开了两个银行哩。”

上面想了一些有意思也很有效的办法,在河上游建了几个小水库。自从建了水库以后,冬天的河水也不会白白淌掉了。沙洼洼开的荒地,有了水浇之后,当年就有了收成。前年完善承包责任制的时候,马三多又从那片荒地上分了十亩地。当时他不好意思要,别人费老鼻子劲开的荒地,他咋好意思要,这不是好端端从人家手中抢热腾腾的白面馒头么?

当时刚刚上任的队长小代是这样开导他的:

“老马,你就要下吧。你看你那五亩地,口粮都成问题,咋奔小康哩?难道这么些年的煮洋芋你们一家人还没吃够?”

队长小代又说:“开荒一亩,补助一百的政策,上面已经兑现了,并且是按一亩三百兑现的。也就是说,这地差不多就和国家的一样了。”

马三多这才说:“要是这样,那这十亩地我就种上,洋芋我确实吃腻了。”

要不是多种这十亩地,马三多家那五亩地的麦子堆在麦场上,是看不到多少丰收景象的。

这天晚上,马三多和米米睡在那张大床上,米米掰着指头一遍一遍地算着,算得马三多差不多已经睡着了,她才乐呵呵地用胳膊捣了捣马三多的腰窝说:

“哎,今年,咱们可以卖余粮了。”

马三多眯着眼睛咕叨:

“我可再也不想吃洋芋了,我都吃腻了,我想顿顿吃白面。”

米米说:“我是说,咱们除去一家人的口粮、明年的种子和喂羊的饲料,差不多还余十麻袋麦子哩。这十麻袋,可以卖掉。”

马三多说:“你还是再算一算吧!”

米米又算了算,说:“可以卖掉十二麻袋,刚才把口粮留多了。反正多了也吃不完,过不了几个月明年的新粮又跟上了。”

马三多迷迷糊糊地说:“你还是再算一算吧!”

米米蹬了马三多一脚说:“还算个屁,我说卖粮就卖粮。”

说完米米就躺展身子睡着了。

第二天,米米就指使马三多马大洋马小香去远在乡上的粮站卖粮。

两辆架子车各装了四个麻袋,马三多的理由是不能再装了,再装车子会压坏。

马三多拉着一辆,马大洋拉着另一辆。马小香在马大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