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看了不多会儿,便有老太太身边的大丫环过来传话,说是开席了。

于是周氏就领着小姑子小叔子们,穿过回廊,到前边的花厅去。

花厅里已聚集了一干女眷们,衣香鬓影、环佩叮当,满目的艳色晃得莞娴有点儿眼花。周氏先领着五个小辈向苏老太太请了安,然后又将她们介绍给各位贵妇名媛。

“这是崔尚书的夫人和小姐……这位是卢将军的如夫人……还有这位,是王相爷家的三少奶奶……”

她一个个介绍过去,对方也都礼貌的回答“苏家的姑娘都好俊呀、温柔贤淑、才貌双全……老夫人真有福气……”之类的场面话。

莞娴见大堂嫂状似无意的屡屡将倩娴推出去应对,心想周氏大概是得了祖母的授意,要让十三岁的倩娴趁这机会好好露回脸,将来也好寻个好人家。

既然大姐才是主角,她们三个妹妹都是陪衬的,那莞娴也就毫不内疚的神游去了。她低下头来,作安分含羞状,心里却在想着:灵玄庭院里那几畦青菜能吃了吧?怎么个做法好呢?她只会做白煮菜呀……

直到身边的容娴推了推她,她才回过神来,跟着姐妹们到祖母身边坐下,周氏则站在一旁服侍着老太太。

苏老太太看着身侧的几个小姑娘,脸上浮起淡淡的笑容。倩娴温婉端庄、容娴活泼明艳、莞娴虽小还未长开,身子又弱,可瞧那长相体态,也是个天生丽质的美人胚子。

可瑞娴……老太太嘴边的笑容犹在,眼神却是有些冷淡。虽然她也是明眸皓齿的,长大后必是个美人,可那眉宇间隐隐浮现的一抹风流态度与她亲母神似,总让她不甚舒坦。至于明磊,就更不用说了。瞧见小孙子那东张西望、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老太太皱皱眉。前一阵子忙二儿子的婚事,未曾顾及到这小孙子,瞧他被付氏教成什么样儿了!……这孩子虽是庶出,可始终是苏家的后辈男丁,要留在身边好好教养才行。

花厅里丝竹之声不绝,身着一色青绸衣裳的婢子们鱼贯而入,手上都捧着剔红漆牡丹鸳鸯碗盘,里头盛着各色菜肴。莞娴是第一回参加婚宴,瞧着那精美的菜色只觉得好奇。可是由奶娘服侍着吃了几口,觉得味道也是平平,便有些意兴阑珊。

“三妹妹可是身子又不舒坦了?”大姐倩娴细心的察觉到她的心不在焉。

“啊……是有点儿。”她连忙回答,又蹙了蹙眉,以表示自己确实很弱。

“要不要找个大夫瞧瞧?”容娴放下筷子,伸手探了探她的额。

“没事儿,只是有些气闷罢了……过一会儿就好。”她赶紧摇摇头。

“这儿觥筹交错的,是有些闷。”老太太发话了,“二丫头,你就陪你三妹妹出去散散吧。”

“不用,我自个儿回去歇会就行。”她连忙说道,“二姐姐,这儿有好多你喜欢的菜呢。”

她还想趁机溜到随身庭院里去收菜呢,有旁人跟着就不方便了。

“……”容娴咬了咬唇,一颗心在豪华大餐与姐妹交情之间摇摆。

“要不……我陪姐姐去吧。”她左手边传来怯怯的声音,扭头一看,瑞娴一双杏眼正可怜兮兮的看着她。

“那也好。”老太太瞥了瑞娴一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去吧。”

莞娴告了罪,由奶娘和瑞娴搀着,带着贴身丫环们离席。

两个小姑娘走过回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主要也是瑞娴在说,莞娴淡淡的附和一两句。

她从过去的记忆里知道,自己娘亲过世后,她就大多时间在外公那儿住,和舅舅们的表姐妹玩得多些,再加上付氏对自己子女的刻意偏袒,她与瑞娴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相处极少,几乎是全然陌生的。况且如今的她本人也不喜欢付氏,连带着对她的女儿也喜欢不起来……虽然知道这没啥道理,但感情上就是这样。

“姐姐最近看了什么书么?”瑞娴微笑说着,似乎是有意和她亲近,“我习了《内训》,最近在学《四书》呢。”

小小女孩儿念四书?她怀疑瑞娴是否看得明白。

这年头即便是大家闺秀、公主郡主,也鲜少有念四书五经的。

譬如她们苏家,虽未有袭爵,称不上什么豪门望族,可历代皆以科举入仕,累世书香,也算得上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名门。

她祖父生前为参知政事,致仕时加封太子太保,位列三孤。如今的大伯父,方不惑之年已任礼部右侍郎,她父亲刚迁了侍读学士,而大堂兄经磊,正在准备今年的秋闱。

饶是他们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