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如今的杨过,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仗着剑法繁乱,机谋多变而活命的青年剑客,而是真正成了一个真正的当世绝顶!

“老前辈僻处荒地,或不知世间武学多端,诸家修为,各有所长。”杨过受瑛姑“寒阴箭”掌力,三掌之下却是毫发无伤,纵声长笑之间,直有裂石破云之势。内外兼修一十六年,渐臻入神坐照的化境,内力何等的雄浑豪壮?

当初《神雕》初刊,郭靖登场时,曾纵声长啸邀战李莫愁,声震四方,数里皆闻,是武侠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彩情节。

而如今的杨过,内力更添霸道,一声惊世长啸,竟然长达一顿饭的功夫还不见衰竭之象,反而越来越壮,生生在这一口气之间,逼得瑛姑不得不出来见面!

就连一旁的一灯大师,也是暗叹他内力之刚猛强韧,已非当世任何高手所能及!

一旁几章前还是个小婴儿的郭襄,直被她这惊雷龙挂一般的长啸骇得花容失色,一副“宝宝受不了,你再吼宝宝不光反吼你,还哭给你看”的样子。

当真是海潮狂涛一般的人物,也只有这般的杨过,才能够在郭靖的映衬下,成为与之分庭抗礼的《神雕》主角!

黯然**者,唯别而已矣!

因能极于情,方能极于道,当初那个荒野上被金轮法王点化,开始思考自己武学要走哪条路的少年,终于成就了昔日想法,化天下绝学,自创出一门不世掌法来!

黯然**掌!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武学?

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一个个可笑的名字,却是引出一段至真至性的的记忆来。

在杨过最初几年领悟剑道至理,每日除了内功渐进之外,别的再无可练。心中整日思念小龙女,渐渐地形销骨立,了无生趣。

筋骨强横,便是手持木剑力劈海潮,犹自不动分毫的他,却是神思散离,心死若灰。

这一生一死之间,却是让他悟出这古怪莫名,却也强横莫名的绝学。

或许,他当时也并不是为了创造什么绝学,完成什么年青时的理想,而只是单纯地给自己找件事做,找件能够支撑自己等下十六年的事情做!

其他行侠仗义,调解恩怨,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

自创绝学,最难得到的便是读者的认可,但因为有这样痴情至性的杨过,黯然**掌虽然仅只是与老顽童斗了一局,却已经理所当然地被读者接受:

这是一门不逊色于降龙十八掌的绝学!

但自创这样的绝学,又有什么让读者感到高兴的呢?!

杞人忧天?

龙儿自有南海神尼照料,肯定能伤势复原,夫妻再会,我又何必常常代为担忧呢?

六神不安?心惊肉跳?

午夜梦回之间,那隐隐的不安,痛心的梦境,为何总是时常涌现,莫非……

无中生有?饮恨吞声?

明明我与龙儿都不是什么喜欢惹事生非的人,只想平安度过这一生,为何总是有那般防不胜防的凶刀恶剑袭向我俩?偏偏却是反抗不得,偏就别人命好,就我俩命苦??!!

废寝忘食?孤形只影?穷途末路?面无人色?呆若木鸡?

……

一招招招名怪异的掌法,却是将一个黯然神伤,只靠“十六年之约”才勉强振奋精神活下去的人,描述得形象入骨!

百花谷中,杨过以此绝学与老顽童斗个不胜不败,但路一菲心里,却殊无一丁半点的开心之意,这掌法威力越强,越是让人心痛莫名。

就像那招“倒行逆施”的行功要诀。

我这掌法逆中有正,正反相冲,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这是行功要诀,还说在讲自己那既“深信不疑”,又暗自担忧害怕的心情?

相思之苦,竟至如厮?

为这份真情所感的不只是郭襄,更有那无数的《神雕》迷。如果说郭靖的形象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形象;那杨过就是一个至情至性,一心不改的江湖浪子。

就像郭靖以“英雄论”击败了成吉思汗,成就了自己那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杨过,也在这十六年苦等之中,证明了自己的本心。(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骗我!

痴情不改的杨过,天真善良、古怪精灵的郭襄。

这两个凑一起,难免引起一些人的猜想,加之这两年流行的“大叔萝莉风”,更是让人浮想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