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 (第1/4页)

听得多了,林牧也就懒得听了,让他们自己讨论拿出个约定,自己才懒得废这个神,出力了还得罪人。

一群人都是混农业的,平日里关系也都很好,但论到正事上,却都一个个毫不退让,骂娘的、绝交的,一会跳出来一个。

不过等到他们从这间农户家里出来后,一个个就又言笑如常,根本没有刚才讨论时的撕破脸的样子。

林牧拿过对方递来的单子,随意瞧了瞧,不错,看样子是考虑了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连黑龙省这次培育了紫土豆,倾斜照顾了一点这样的事,都考虑到了。

整个黑龙省现在种植的面积,是500亩棚室,按照那些农业专家计算的结果,这一季紫土豆,大概能收入200万斤,这就是兔子家第一季紫土豆的总产量了。

这200万斤紫土豆,有50万斤留给林牧卖给市场,一方面是为了开始让民众接受这个新生的植物,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林牧回本赚钱的,毕竟林牧不是体制里的人。

按常人来想,这紫土豆既然已经表现出优良的效果,那就该直接全国推广,全都拿来做土豆种,哪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但农业无小事,关于国家命运,哪里是能够轻忽的?

这150万斤紫土豆变成土豆种后,这些农业厅的人,也不会直接全省推广,而是在自己省内各个不同土质、不同环境里的实验田里,种植这些土豆,进一步检测这些紫土豆在自己省田地里的生长情况,是否有种种意外发生。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的紫土豆越多,越能进行各种细致、复杂环境下的实验,对各项实验的数据,也掌握得更精确。

能够早一点确定各项数据,也能早一点在自己省内推广紫土豆,那种强大的改善土质的效果,任是哪个省的农业厅都眼红得厉害,于公于私,都没有让步的理由。

至于北美的那五万公顷紫土豆,更多的,还是用于各项紫土豆的实验。筛选成品中间的各项环节,也不再仅仅是过程,而是确保对这项技术完全掌握的必须,一项项数据,都是不亚于黄金价值的存在。

或许等到三四年后,完全吃透这些东西后,那些土地的产出,才会被用作商业用途。

……

150万斤,听起来似乎很多,但真分下来,也就真的只能当成个大范围的实验材料了。

林牧拿起桌子上小萝莉的铅笔,把150万划了下,改成了140万,递给对面领头的农业部负责人:“比例缩小些,所谓衣锦还乡,总算给家乡做些贡献,这点要求,不过分吧?”

中原省农业厅的齐红超哈哈大笑,向林牧伸了个大拇指:“就该是这个道理!中原是农业大省,又是紫土豆的娘家,我就不客气了!”

农业部领导王德政苦笑地摇了摇头,制止了其他省份人马的喧闹:“这个要求合情合理,那就这样决定!后续各个省份的粮种肯定还要交流,全国一盘棋,各自为政是不可能的!听一页书的好了……”

领导发话,其他人即使不爽,也就认了,眼看事情已经确定,见王德政有事情与林牧说,就各自结伴去各个棚室里去看这些宝贝了。

“英叔帮我照看下闹闹,我出去下……”

林牧披了件外衣,捏了捏小萝莉的脸蛋,就坐上王德政的车,驶出了院子。

汽车停到空荡的河堤上,王德政闲聊了一会,突然就道:“前期科研、后期给农户补贴的钱,一页书你把这些花费给我一份资料吧,我回到京城后,会给你申请相关的资金补助。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总不能把所有负担都压在你肩上……”

林牧车上坐着闷,干脆打开车门,邀他一起下车闲聊:“倒也没赔什么钱,北美那边治鱼给了我5个亿美元,到现在好像还没花完的吧?农业部的经费,拿着也没什么意思,你们还是留着推广紫土豆吧!”

这倒不是客套,因为发展得快,花费又多集中在北美那一千多号人的安置上,实际上用于紫土豆的钱,并不多,也就几个亿,对现在的林牧来讲,确实不算什么,还不如留下这个人情,未来无数的麻烦,或许将会因为这份人情,变得轻松。

王德政摇头道:“不是客套话!先前各大院校‘紫土豆’的事情你通知他们后,我们就得到这个消息了,只是你也知道,任何官方做事情,总是慢得厉害,反倒没有你这种民间组织,来得效率快。

再加上各种情况、局势的考虑,所以我们也就任由你自由发展。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有7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