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头栽进了陷坑中。

张志恒栽进陷坑就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敌人肯定在陷坑里布置了密密麻麻的木楔子,随便被扎上一个就只有肠穿肚烂。谁料到,偏偏一根都没有扎中他。当张志恒睁开眼睛的时候,从腋下,胯下,脖颈、脚踝各处伸出来长长的楔子锋利无比。而他自己竟然完好无损的躺在一堆楔子中间。

当刘文辉等人找到他的时候,张志恒依然静静的在坑底躺着,一动不敢动。大牛以为他被扎了一个透心凉,站在上面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张口开始骂人:“你个狗日的,咋就这么不小心,跑这么快干啥?”说着说着竟然有些激动。

躺在下面的张志恒见几人来了,却站在上面,丝毫没有下来救自己的意思,大牛还在骂人,实在忍不住:“牛哥,能不能先把我弄上去再骂不迟!”

听到张志恒的话,众人转悲为喜。这才发现,坑里虽然楔子密布,没有一根戳中张志恒。连忙找来藤蔓将张志恒拉上来,前前后后看了个遍,没有受伤。大牛狠狠的一拳砸在张志恒的胸口,有一把搂紧自己怀里。几个人想笑,又想哭。这一次真可算是九死一生。

高地离七溪与东溪不远,如此大的动静,就算不出城都看的清清楚楚。好端端的一个山头就这么没了,谁能不注意。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敌国国防部便给收复七溪、东溪的指挥所打来电话。电话是专线,旁人不知道电话的那一头说的是什么,不过看总指挥的脸色就明白,绝不是好话。

对于这个小山头引起的问题,远远不止总指挥挨骂这么简单。三天后,一辆卡车从首都一路疾驰,昼夜不停赶到了东溪。直接开进军营,在指挥所门前停下。车上下来十几个人,这伙人脸上毫无表情,全身上下收拾的整整齐齐,除了枪支每人还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

有知道内情的敌军,一眼就看见这些人的臂章上,画的是一只深邃的眼睛。这代表什么在敌军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秘密程度绝不亚于高地。

第44章 丛林猎手

东溪,敌军指挥所。

敌军特别小队队长阮伟武,今年三十八岁,他十二岁从军,先后在抗法、抗美两次奠定敌国基础的战争中屡立奇功,曾经被授予胡志明勋章和独立勋章。抗法战争结束后,作为最年轻的少尉,负责训练童子军。

抗美战争爆发,阮伟武带领自己的童子军深入丛林,以自己的年纪优势,屡屡骗过那些美国大兵,让美军遭受巨大损失,被称为小鬼部队。十八岁在我**校深造,二十五岁被送往苏联学习。回国之后,立刻组建一支特别部队,代号丛林猎手。

阮伟武个子不高,显的有些精瘦,合身的制服穿在身上算不上帅气逼人。古铜色的皮肤和粗糙的手掌是他最显著的代表。一举一动都透出军人特有的气质。左眼睛瞎了,是当年奠边府战役的时候,被一个美军狙击手打瞎的。肩膀和衣领上没有代表军衔的标记。走起路来步子迈的很大。

丛林猎手小队,不属于敌国的军队系统,完全独立在任何部门之外,全都是阮伟武的心血。当年阮伟武在苏联留学期间,无意间接触到了苏联的情报组织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对其所属的特别小队十分着迷。随即利用各种关系,成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子,继而进入特别小队。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我们所说的克科勃。克格勃部队拥有实施直接攻击,执行破坏任务,在政变中夺取重要设施,取代被推翻者的政治军事权力。并且处理敌人后方驻地部队投降之事以及执行其他特种任务。

克格勃特别小队由一个几百人的小型专业核心部队组成,其中包括秘密谍报员,特别战斗员,高级工程师等等。克格勃特别小队执行经过精选的、较少的、及其安全的任务,其中包括战略破坏和干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领导人、关键人物的行动等。

阮伟武虽然没有进入克科勃的核心,却对克科勃的这个特别小队了解深刻。回国之后立刻上报国防部,经过多方的磋商和阮伟武的强烈建议,敌国国防部最终同意建立一支秘密部队。特别小队的建立首先是以维护自身安全为主要任务,鉴于本国林多、水多、山多,平地上的特点,特别部队自然也以这些地形为训练的基础。

阮伟武的特别小队一共十二人,挑选的人选大多是军中特工部队的精英,不少人也和阮伟武一样是两次战争的英雄。除了这些能打仗的还包括工程师,具有相当医疗水平的医生,通讯兵等。

按照选拔的标准,数千人的考核最后留下了三十人,在阮伟武的训练之下,只有十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