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老王经常来这里,对这里的道路还算熟悉。昆明也是个不大的城市,几年的战争,也让这里衰败了不少。这里也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城市,道路两边各种各样的房屋混迹的高楼之中,倒也有点沧桑的意味。前面就是军区,这里原本是云南军区的大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前线指挥部,不过大家依然习惯叫它军区。

穆双推了推老王:“王叔,绕过去,走后面!”

军区就是军区,高大的门楼,站的笔直的战士,闪闪发光的国徽和飘扬国旗,看一眼就让人觉得肃穆。汽车从军区大门口一闪而过,引来那几个站岗的战士侧目。从旁边的小巷子拐进去,来到军区的后门。军区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办公区,平时首长们都在这里。后面是家属区,也就是俗话说的军区大院,家属们都被安置在这里。

老王准备把车开进去,被穆双制止了。在后门口停下,穆双从车上下来,顺手将一个网兜交给刘文辉。刘文辉这才想起来,自己竟然什么东西都没带,这可不是女婿拜见岳父的节奏。网兜里面其实也没什么,一条最便宜的香烟,一瓶酒,还有几个点心包。那个年代,这些东西也不算什么好礼。

刘文辉深吸一口气,跟在穆双的身后往军区走。在门口递上自己的证件,卫兵们仔细检查,并且打了电话,这才放两人进去。

一排排的楼房,一栋栋的独门小院。隐蔽在巨大的树木下,很有些精致。楼房都是那种仿苏建筑,解释耐用,冬暖夏凉。独门小院就是首长们住的地方,自从进门之后,穆双就在不断的吸气呼气,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刘文辉也觉得有点紧张,这是他很少有过的感觉。

大院里很黑,也很安静。连个路灯都没有,隔山差五的有几个窗户里亮着灯,在黑夜里显的如此的亲切。穆双的脚步很快,刘文辉迈开脚步跟上。来到一座独门小院的门口,穆双终于停下了脚步。

这座小院很普通,低矮的院墙,两层的建筑。从矮墙上望过去,院子里面各种蔬菜长势很好。院子里的灯亮着,静悄悄的没有声音。穆双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站在门口迟迟不愿进去。刘文辉拍拍穆双的肩膀,他看的出来,对于这里穆双有很多回忆。

小楼的门突然开了,一个宽后的身体挡住了屋里的光线。虽然看不清脸,那身体还是很能说明问题。在所有首长之中,只有这位穆首长身材高大,身体魁梧,没有别的首长的偏偏大肚。首长显然有些心理准备,不过还是显的激动,身体都在不断的抖动。

“爸!”穆双喊了这一声,便已经泣不成声了。

欢迎仪式变成了父女俩久别重逢的聚会。这位首长,就是参谋长穆万年。我军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将才,此战结束之后很有可能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穆万年一声革命,十几岁出来,南征北战,直到三十八岁才娶妻,妻子在生下女儿穆双之后,便过世了。这些年一直没有再娶。

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穆双背着父亲参了军,兵且去了野战医院。一晃四年,穆万年自然知道女儿的情况,却没有去找她。他相信自己的女儿总有一天会回来,今天这不就回来了吗?抱着女儿,老泪纵横,坚强了一辈子的他,终于流泪了。

小楼里面的家具很简单,可以说普通的让人觉得奇怪。堂堂参谋长,家里的沙发竟然是个坑,屋子里除了书就是书,各种各样的书,让刘文辉看的眼花缭乱。没有别人,就老头子一个,家里冷清及了。

父女俩在那里说话,说一说再哭一哭。刘文辉只好站在一旁,手里提着网兜,直挺挺的站着。过了好久好久,穆双这才想起什么,擦了擦眼泪,拉了拉刘文辉:“爸,这是刘文辉。”说的很含蓄,甚至有点害羞。

穆万年深吸一口气,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脸上的表情瞬间恢复到以往的严肃。刘文辉连忙敬礼:“利剑大队刘文辉前来报到,请指示!”

“咳!”穆万年咳嗽一声:“这是家里,不用那些东西,坐吧!”

“是!”刘文辉轻轻的将网兜放在茶几上,以一个军人的标准姿势做的直挺挺的。见穆万年看着网兜,又看看穆双,刘文辉连忙道:“报告首长,这些礼物是穆双买的!”

“哈哈哈……”穆万年却哈哈大笑,疼爱的看了一眼穆双:“女大不中留呀!这小子不错,是块当兵的料,你既然喜欢,我没意见。”

有这句话垫底,气氛一下好了很多。虽然天已经晚了,穆双还是去厨房,准备炒两个菜,和老头子吃顿饭。客厅里,穆万年和刘文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很多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