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好在这样分机号也般也就三位数,可能最多也就四位数了。这个作者也不是很清楚了。如有错请各位原谅下哈。

号码不熟的话,有人打电话来找什么地方,你自己都要想半天,那还怎么工作啊。就算是在九十年代的后期,地方上打到部队上找当兵的亲人,也是很不好打的,所以好不容易打通了,接线员一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替他们找到。

这个一所的电话班,是个小总机,号码也就四五百个,因为是半程控的,也就简单的多。所以上班时一个人就够了。她们电话班加上班长在内也就五个人,和林婉清一起分下来的有三个人加上以前的老兵二个包括班长大人在内,全是女的。

要交代的事还真多,要是不说一下,大家可能会有些不是太明白,所以还是要小费一点周章的。

林婉清他们这种单位算起来是机关单位了,不比那种真正的连队,所以各个所属单位也不是一连二连或是几排几班了,而是以什么处命名,比如后勤处,这是总管所有后勤事务的。其余的就以一处二处三处等来称呼了。当然各处的主要工作分工有不同,这里也就不多说了。这也算是军事情报呢,会不会有泄密的嫌疑呢?嘘!

而林婉清所在电话班是所属七处的,而处里又分几室。这几室也是从一处按顺序下来的。所以林婉清所在是十七室,往后还有十八室。这是最后一个科室了。

这个一所的因工作需要是建在郊区的,离京城还有好几十公里呢,这占地就比较宽了,每幢楼一般都只有二楼,特别是生活区这边。在工作楼那么就要高些,像林婉清上班的总机房就在工作区的一幢楼的四楼里。

一幢楼分二层,一般来说一个处一层。所以,不管干部还是小当兵的,都是二人一间。楼里并没有井渭森然的男女之别,不像有的地方,一整个楼都是男兵,或是女兵。

电话班有五个人就分占了两间,走廊对面就是十八科室的人。所以这种单位相对那些连队上来说,管得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因为工作关系,还有上夜班的,也不好统一管理。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所以干部是很多,就是那种戴着什么少尉中尉的军衔的,也有戴着中校上校军衔的。其实他们并不是那种像连队上的连长或是营长一样有行政实权的,或是管理人员,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专业技术军官。他们有些是不带别级的,是指在肩章上无明显的标志。不像那种军官的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级别的军衔。

所以这里其实真正当兵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这种专业技术军官们,当然也有那些管理军官。总之这里兵少官多。但是在这里,不会出现那种当兵一看到佩戴军衔的人都要称首长。说得不礼貌一点,如果是认识的就打个招呼,遇上别的处的人,或是别的科室不认识的,都当没有看到的。你真要叫他们首长他们是会不习惯的。真的。

林婉清记得有一回,她新兵训练营里的同班战友来这里看她,看到满院子都是些尉官校官,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好在林婉清提前告诉她了说不用像连队上一样叫首长,要不然还真叫出口了。

这种情况也只是因地方而论的,如果到了个更大一些的单位,比如在北京就有什么海军师令部,或是空军师令部,也或是总后勤部,见到将官都是常事。但是在那种地方,看到了是真要称呼首长的。

貌似又说远了。扯回来。

林婉清听到敲门声,猜想可能是住在对面十八科室的老乡。因为唐林西上班还没有回来,怕林婉清饿了,让那老乡去给林婉清弄晚饭的。

林婉清应了声请进,然后看到门一推,果然就是对面张林。手里果然是端着一个吃饭用的瓷碗,另一手端着个小碗。

“张林,给我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就知道吃,腿不疼了?”张林有些担心的问。

“你摔一个试试就知道了。”

张林边把吃的放在桌上,边看了看林婉清那条半残的腿,“看你,这下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也不知你是咋跑的,一下子就摔了呢?真是白长那个大个儿了。”

“这能怪我吗?你也看到了,那又不是真的跑道,还坑坑洼洼的。”婉清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真是有些点背啊!就这样也能摔得五体投地。

张林很是赞同的点点头,“看到了,看到了,所以我才来关心一下你。”

现在林婉清跟张林是很熟了,因为他们同在一层楼住着,虽然不是一个科室,但是两个科室的宿舍是同在一楼的,而且就对林婉清的对面。这么几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