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这套号称3000万的婚纱给她带来的巨大的广告效应足以让所有国内品牌的公关代理目瞪口呆!

这是一年多以后发生的事情了,但那个下午,我被超过1亿的钻石珠宝闪花了眼的同时居然还没有闪昏头脑,还能看清对方的公关操作手法,我简直佩服我自己!

我得承认,我入对了行。也许有一天,我不再是一个媒体的记者了,我也可以到公关公司做个公关人员,或者到一个商业品牌做一个推广部的职位吧——在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刘念奇,想起了林永绶,想到了那些由我负责的那些广告客户们……

我掏出手机,在喧嚣沸腾的会场我找了一条某天收到的朋友的短信“人有时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高山就绕过去;如果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是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我还在后面加了一句自己的话:“谢谢您点点滴滴的帮助才汇成了今天的我,也与您共勉,工作舒心!”分别给他们两个还有李懋姐各发了一条过去。

当时我并没有深想这个举动,就是觉得他们是我职场上最先遇到的人之一,给我了很多机会,在我心底被触动的一瞬间就想到的是他们,所以怀着感念与挂牵就顺手发个喜欢的短信表达一下吧……

(十四) 不该有的误会(1)

北京的出差之行只有两天,第三天中午我便乘飞机回了重庆,根本不像我想象那样可以留出时间到处逛逛,连我心心念念想去的圆明园都没有机会故地重游。

回到家里放下包,吃了一盒方便面我就开始写稿子。

一边写一边和海涛在网上交流,他对我临时采访了国外参展商那个部分特别看好,并嘱咐我把婚庆市场列为中国时尚行业的一个部分,以这个细分市场的进步来反映一下时尚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倒没有想到后面可以这么延伸,只是为自己临时“找事儿”有点自得……

不过他也告诉了我一个坏消息,李懋给嘉卉讲述了我去北京的理由后,嘉卉并不十分接受,在他面前抱怨过,还专门打电话去问他我跟李懋是什么关系……

“辛集思,嘉卉脾气大点,我给你预先说一声儿,你注意点应对。”

“嗯,好,不就是一个普通的采访嘛。”

“采访是采访,在你眼中普通与正常,在别人的视角里是另一回事。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到时别说我偏向谁啊。”他还和我说,嘉卉对这种事情很忌讳,虽他好言劝慰,但她仍然很不消气……

本来嘛,这个事情按理说是有我和芸芳姐不对的地方。要论起来还是资历更老一些对规矩了解多一些的芸芳姐不按牌理出牌在先,我顺势对李懋姐撒谎在后。

本来我心底还是对李懋姐、嘉卉都心存歉疚的。跟芸芳姐一样,我都给她们带了点南锣鼓巷买的北京产的小礼物。

如果李懋姐和嘉卉说了,是我同学的关系优先告知的我,并且如果她稍微责怪嘉卉跟踪服装协会这条线不力,嘉卉心里肯定会对我有想法……但如果李懋姐并没有责怪她,嘉卉真会这么介意我串了本应她去的一次出差吗?我想李懋姐应该不会再在这个事情上责备她,应该是嘉卉自己心里有了想法。

我好想打一个电话给嘉卉解释一下,但又不知道李懋姐是怎么跟她说的;如果我打电话向李懋姐问,她会不会觉得我对上级领导产生不信任了呢?

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等明天去报社看看情况再说。

又写了一会儿稿子,我突然想到,应该问问小戴啊,我跟她出去三天时间已经混得很熟了,“亲爱的”早已成为我们对彼此的称呼。

“亲爱的,睡了没有啊?我写稿子写得文思如泉涌,还被责编表扬了哦……我专门提到重庆服装协会、婚庆协会对这种国内高等级展会的积极评价,你明天让你们秘书长就重庆时尚行业在国内的发展阶段做一个100字左右的点评嘛……”

“好啊我中午之前给你!”小戴听我这么一说,当然高兴啦。

“对了,有个事情和你说一下,平时我们报社跑你们协会口儿的有个记者你认识吗?”

“是有个姓杨的女的,个子不高,瘦瘦的……”

“嗯,她是我同事……”

“怎么了?我跟她不是很熟,打过一两次照面,她也不经常来,好像有点冷,难打交道的样子。”

“哦,没什么,你知道的,这回是芸芳姐和我说的,并不是她把线索转给我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咳,你们芸芳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