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墒歉盖咨�叭慈米约汉图父龅艿芏冀杩诰�窭肟��翟谑潜硐侄杂诔�⒌牟宦��

朝廷若想整治父亲手下的一只还剩下两万多人的军队,必须依靠他和他弟弟们,如果不乘机在此时向朝廷提出委婉的抗议,等到打败秦国以后,就没有他们找朝廷要东要西的机会了。毛球本人,与父亲一样,对于打仗早就心生退意,如果不能脱离战场去,迟早给体恤将士的朝廷送命,与其做个炮灰,还不如做个平民苟且偷生。

他一家人,不缺乏在成都平原和周围山地上打仗的经历。早在大司马公桓温攻打李汉蜀国的时候,父亲就是其中一员部将,征服李汉蜀国,父亲就曾经立下功劳,除了在成都,父亲在其他地方多次为东晋朝廷立功,每次总是获得的实际犒劳小而实际的功劳大,朝廷如此对待,毛家父子实在看透朝廷。

可是自父亲上下,他们有求于王家谢家,多次在征战里,各地的都督府和朝廷周围,都有针对他父子的谗言,如此陷害忠良,幸好总有王家谢家的人给他们说话。时间一长久,自然也就有所人情来往,总是毛家欠着王家谢家多,而王谢家欠他们少,王谢家等于就是他们没有脱离朝廷军务的原因,要是只有大司马公桓温和如今的荆州都督府来指挥他们,王谢家与桓家没有互相钳制的话,他们父子早就与荆州都督府翻脸,来一次下克上的清算,朝廷里的王谢家,不会袖手旁观的。

他和弟弟们多次要求父亲与桓家翻脸,将过去受到的委屈一次发泄出来。可是父亲总是说时机不到,需要耐心等待机会来拖延下来,如今父亲病重,他可能好转不起来了,这些积累下来的怨恨,就落在他们弟兄几个身上了。这么发泄呢?出兵的时候,上百家小都托付在荆州都督府里,如果父亲病逝,此时翻脸就更不是时机,连亲人都在都督府的控制之下,难道要舍弃家人的性命不顾来反对都督府吗?

不过,毛家的家小,都督府是不敢扣留的,这是王谢家给他们的保证,只要他们能够阻挡秦国从四川发起攻势,不仅是荆州,就连都城建康的压力都会减少。这个时候的确不能发泄内部的怨恨,一致对外,毛家得要得到更多的承诺,那个氐族将军杨亮人还不错,与父亲相处得来,都督府要让杨亮掌握巴郡的防线,毛家的士兵就会后撤到巴东郡去。

巴东郡在今天的奉节县,这个长江三峡上著名县城,就不用复述了,巴东郡也就是刘备给诸葛亮托孤的白帝城了,李白的诗句从小就要学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些夸张,但是到了巴东郡白帝城,都江陵就是一片顺水了,而且荆州都督府就在眼前。父亲已经安排好士兵们去巴东郡布置新的防线了,有些士兵们已经出发,但是杨亮将军正在劝说父亲,可能会留下一半士兵归杨将军去管辖了,反正只是暂时的,这些士兵迟早要回到毛家军的行列中来,就让这些士兵吃点杨将军的军粮好了。

自己肯定是暂时不要去巴东郡了,就算父亲可能在去巴东郡的船上就去世,或者在巴郡就去世,再就是到达巴东郡以后去世,反正父亲的意思不说也摆着的,就是要接着父亲的病情,来抗议荆州都督府。毛球这一走,走得非常坚决,不需要什么顾忌,反正这个时代不是正在强调为父母守丧么?

封建社会下的制度,总是认为君王父母为大,帝王为了表现仁慈,必须给失去父母的人长期的假期,这在古代已经很长久,与地王制度一样长久。东晋的守丧,已经叫做丁忧了,时间为二十七个月。丁忧期间,朝廷一般不得下令休假官员人等复职,如果因为战争等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不过也有专门的名称,叫做夺情。封建社会的丁忧和夺情,总是反生得与服装商店里的挑剔讨价一样,这是下级考验上级的仁慈的时候。

毛球是家里的长子,必须带头丁忧,可是明明摆在眼前的事情,父亲居然下令自己离开,不是要借此抗议是什么?长子因为军务不能丁忧,朝廷里会引发巨大争论,王谢两家还不乘机说毛家一家为国尽忠,连丁忧都不能正常,这是朝廷亏欠了毛家,朝廷得要补偿。毛球的去向早已安排好了,毛穆之打算让大儿子去邛都与周仲孙大人为军情会晤,在??郡鳖邑,可以得到乌当堡曹家人的关照。

毛穆之与曹家一直有交情,不过是暗地里的,因为毛穆之知道??郡另有个孙家,在都督府和朝廷里都有人,此外还有刘家,听说与周仲孙关系不错。毛穆之倒是答应曹家派来的帛和道长,给??郡封锁了几年的军情,让??郡的老百姓一点都不知道秦国攻打晋国的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