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中国人强调和平崛起,这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变化,中国人只是知道朴实的生活,卖命的工作,希望得到的满足各种物资和精神需要,都与确认世界范围的和平有关系,这个时候,中国人也是最团结的时候,对于世界和平的贡献也是最大的,不能因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产生自暴自弃,中国人还需要奋斗,这是生命在于运动的本质决定的,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吹嘘虚假的和平烟雾弹,又吹嘘自己几百年来的骄傲历史,自身却妄图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建设中的需要上,来满足自身的安逸奢侈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不能容忍也不会容忍的。

阿朵,已经在考虑大秦天王的作为,这个东晋时代的帝王和已经成为过去的秦汉大一统的江山,华夏中国,需要什么样子的强有力的领导人物?秦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是非常有局限性的,阿朵并未觉得秦国人到了无耻的地步,李焉他们有冤屈,如果是得要合理的解释,包括??郡里的部族一样,不再受到秦晋的歧视,那么阿朵是愿意走出大山,带领部族和帮助李焉与秦晋交好。

秦晋之好,这是东晋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凡是破坏秦晋之好的人,阿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揭发他们的面目。阿朵和乌基朗达一路上,说的不是这些,阿朵想告诉乌基朗达,但是乌基朗达现在不爱听,因为他也在进行思考,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有必要明白,几百部族的生计,今后如何发展,他现在与阿朵都有一定决定权但是必须严格约束自己,不能不牺牲一些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中国人的付出精神,东方人特有的方式,压抑而热爱,没有到火山爆发的时候,是不会表达出来的。

阿朵在想去成都见那个破虏将军吕光的事情,这是到达威宁邑之后她接着要做的。士兵们走得不快,因为携带雷管的孙泰走得不快,哪里敢走得快呢,雷管的不稳定性质,孙泰不敢大意,连走路都是一步一步,他是年纪最大的人,携带雷管是很累的事情,要不是他有健身健体的功夫,哪里敢到巨树族来冒险。

李焉的士兵,几乎隔着孙泰道长,前后左右都有人保护,不让他遇上各种预计的情况,陌生人和野兽的袭击,孙泰道长都已经按照事先做出心里准备,就算路上被老虎咬伤一口,也不能让手里这个箱子落在地上,还有与他轮换的士兵,是一个十分强壮精神的士兵,纪律性又非常强烈,最适合做这样冒险的事情,他们四个和孙泰一样,随时轮换着抱着箱子,走路得随时长眼睛,被石头和树根绊倒是绝对不行的,这些士兵不怕妖术,也不怕李焉形容的被一声哄上天,只是这箱子里的东西,太重要了,不能失去只能平安带回威宁邑。

士兵们没有因为巨树族的不接待而失望,就算巨树族接待他们,他们也得留在巨树族做采矿工人的做采矿工人,做冶炼工人的做冶炼工人,这些士兵熟悉一些这方面的业务,知道来到这里关系着今后的生死存亡大计,容不得半点安逸贪图,而孙泰几个人,此时更加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孙泰道长一把年纪都如此慎重而毫不气妥,这几个士兵也是非常敬佩的,觉得这个老者比起他们壮年都精神,于是沿路更加小心,集中精神不被沿路的景色迷恋上了,坚决不让手里的箱子受到震动。

离开巨树族一天一夜了,这是应该脱离了巨树族。乌基朗达和阿朵讨论着李阿帛和还有孙悭的路线,他们要想到且兰邑里的孙家,只有经过谢氏纳苏族和乌当堡,现在回去乌基朗达也要告诉族人,严密监视这几个家伙一行的行踪,凡是要所发现一律要报告和拦截,反正不会让他们轻易通过仡曲部,乌基朗达问道:“他们会不会从仡曲部和雷王部的官道上回到孙家呢?”

阿朵道:“不知道,你派人到通知我的族人好么?”

乌基朗达道:“那我还不是要跟着你们到威宁邑了,到威宁邑我接着去乌当堡回部族里,你不会雷山一趟么?”

阿朵道:“我和谢维说好的,我去成都,他去荆州。”

乌基朗达道:“不好,应该你去荆州,谢维去成都。”

阿朵道:“那怎么行?秦国军队与谢维还在打仗,他怎么去得成都?”

乌基朗达道:“我看谢维哪里都不适合去,荆州可以让部族里另外派人去啊。”

阿朵道:“为什么,谢维与荆州的晋朝朝廷又没有正式翻脸,他去可以化名前去,不会暴露自己。”

乌基朗达道:“哦,是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瞧孙悭那小子德行,既然那个李阿认识谢维的,别让他们把谢维的长相说来出,要是荆州里的人扣押谢维就不值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