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想到了先到荆州,可是荆州不是我当时的实力就能够坐稳的,那里是一口热锅而我只是蚂蚁,哪里的机会很大可是我没有那个蛇吞象的能耐。朝廷里倒是不错的地方,只要有门路,距离老家又很近,我完全可以进去那里去做一个亲家那样的人,可是我前面说过,我不喜欢,我受不了陶家那一套的迂腐气,陶家学到存天理灭人欲,我就是学不到,在朝廷里只能做一个清官,别想太多油水,我不甘心。我手下还有许多跟我一起杀土匪的弟兄,这些人都是跟我一样喜欢阳奉阴违喜欢阴谋权术的家伙。

??我周抚,是晋朝不错,可是我并不喜欢,所以我在我老爸死了以后到了成都郡,以后实在也没做什么对得起晋国的事情,朝廷想追究我,可是我山高皇帝远他们家管不着了。

我周抚,跟着虽然没有到朝廷里去做京官,可是我跟朝廷里有立场,我站的当然是享受派,也是一些王侯将相之家,我拼命地巴结他们,所以才捞到去成都郡的实惠。冒险而实惠。到了成都郡,只要你有势力,就是土皇帝了。朝廷里的享受派,我以为还不错,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朝廷虽然也是司马家的,可是这个司马家比西晋的司马家要比个高低,这个朝廷所以看上去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后来的人说的也就是差不多,实在是朝廷里没有多少势力,连成都郡这样的地方都不好管理。朝廷里的享受派都是想安静的,因为想安静,所以就要杀掉造反的饥民。

这年头,享受派反而喜欢杀人,而勤劳派反而喜欢亲近百姓。享受派希望越多的饥民越好,而勤劳派则希望天下太平。我不喜欢天下太平,一太平我就会没有机会,要我脱下军装我不知道应该专业到哪里去,所以到成都郡做个军区司令是我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给自己安排的出路,所以我是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老爸周访虽然在他亲家的前头就死了,我却活了许多年头。

我不是不想什么政治经济的,我想的是不管做什么,军权不能丢掉,一丢掉就等于丢掉自己的命。所以,我没有脱下军装,却做了很多陶家认为需要脱下军装才能做的事情,这叫特权,我周家的当然比陶家的要明白,要不要我周家的就会被当作白痴,连周易都不懂,变来变去,算卦算到最高境界,就是永远只给别人算卦,不让别人给自己算卦。

穷则思变,可是我就是不愿意这样想,反正就是一朝得势做个小人最好。周家的这个姓就是这样,看起来就是不能很差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周家的自责(4) '本章字数:3076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10 18:23:03。0'

周访死的时候,交待儿子们交好王敦,就是他打算巴结王敦而不理会陶侃。这可是对陶侃很大的打击,周访在阴间不得不自责。

到了周抚,他就乘陶侃到了广州,更加肆无忌惮巴结王敦,他也的确从中捞到不少好处,他认识了桓家的人,和桓家结为犄角,那时候桓家和周家一样,都需要发展的空间,所以两家一拍即合,结为盟友。

可是周抚更多的是巴结王敦,几乎都成为了王敦爪牙,从杀贼开始,他自己逐渐变成了一个大贼。

到四川,那是他家和桓家的一个冒险行动,冒险成功给他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当然,参与伐蜀的还有?的家族,晋国一直对蜀国不放心,他们和当时的李家人打打和和,和和打打。晋国至少还是名义上的晋国,可是在李家的那里,完全就是一个口头上的晋国,这也难怪姓李的,因为晋国就是从中原乱起来的,中原一乱,波及到了每个地方,越是边远的地方越是影响长久。

打下蜀地,不是只是消灭姓李的。他们为了霸占蜀地,杀了多少人,两家的记得人头多少不记得,只是觉得死了也不敢去想,他们都拼命地忘记当年杀掉的人。李家的已经是软蛋早就投降,李家的比蜀国的后主阿斗投降还快,这是投降主义,在这年头非常实用,因为只要喜欢投降,就可以不被砍下脑袋。李家的就这样给活着送到了建康。

可是在南京那里呢,活人和死人一样,都能够送回去到朝廷里邀功,给自己晋升几级官职。要说对朝廷的忠诚,更加需要他们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们也有苦衷,当年拿下姓李的,但是还有别人不服,不服的就要起来闹事,桓家的和周家的为此找到了很多的事物来消耗他们因为喜欢杀人而产生的旺盛精力。

他们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到蜀国来为了收租子,桓家的比周家的还要明确。打来打去,租子收不起来他们就很烦躁了。杀杀杀,所以就在成都开了杀戒。开了杀戒以后,果然开始能够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