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第1/4页)

比起孟观父子,梁王器重的解某弟兄三人更加冤枉。解某弟兄本来处理打算积极地处理与氐巴各族的民族矛盾,却不被理解,被赵王司马伦一伙人嫉妒,想尽办法就是搞掉解某一家,搞掉他就等于搞掉梁王。

而梁王已经是氐巴矛盾的栋梁人物,梁王对外能够处理国家矛盾,对内却不是贾后还有赵王司马伦一伙的对手,梁王自己没有被杀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了,解某弟兄代替梁王受过,氐族巴族羌族各族与朝廷的矛盾却被激发出来。

邪恶的东西被激活了,这些东西要开始杀戮每一个人。解某弟兄三人,做过什么官职呢,凉州刺史、豫州刺史、司州弘农郡太守、司州魏郡太守等等,这些职位放到李特父子流民造反的年代,就是一些极其重要的位置。解某一家虽然尽力,但是没有能够把邪恶的东西继续封印起来,就像锁龙石一样,以弟兄三人作为巨石,压在帝国主义等等邪恶孽障的头上。解某弟兄几个,据说在八王之乱中的那几个年头就被平反了,说他们家的好话,说他们在冤枉中死去了,可是这个平反不是今天的平反,就是一些个故作姿态。周仲孙说解某一家当时给平反过了,可是西南各个部族的人都一点不相信。?的不说,梁王被软禁而死,赵王司马伦也被杀死,更多无辜的人还在被杀死,对解某弟兄几个的平反有些什么意义?齐万年那样应该平凡的百姓千千万万,已经在内战里杀红眼睛的司马家族们,只是想用给少数人平反来安抚人心,他们没有做到平反的真正意义,这是他们的局限性。后代人引用平反这么一说,也是需要主意的,毕竟这是封建制度的政治手段,没有封建就没有平反,那么问题是真正的封建了吗?

^^^^^^^^^^^^^^^^^^

学过了的东西在学一遍,李焉想在威宁县给遭受重创的师傅修建一座道观,刘大毛还想多读一些四书五经,排日打觉得多猎取两只豹子以后,豹皮送给他认识的的两个雷山孤老过冬非常的有意义。平原上的道观已经是不复存在,只有黄昏中隐没的废墟上被落日折射出来一角屋檐。尊师重教,秀才从破旧的道观里走出来消失在山林里,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李焉的师傅仍然在学,他手脚还可以活动,既然是成兴公被人都叫他老公公老寿星,他就应该把丹炉在山林里燃烧起来。

蜀地上的老师都不见了,只有骑兵骑着马来去奔驰,这些骑兵也许是魔鬼也许是天使,他们高兴的时候,会从蜀道上牵马而来。到了成都城市里把马匹系在成都的柳树下,骑兵走进已经是废墟的学堂前面,想着在学堂前建造一个新房子,他不做骑兵了来做老师,没有学生他就自己先做学生。他每天不停地削竹简,削出来以后用麻绳穿起来,他还有几个铜板,去找一个会做毛笔的老头子把钱送出去,做学生写字,写了给自己这个老师看,看得满意就不写了,要不就写了再写。骑兵要是想有同学的话,这样,刘大毛就可以出山做一个同学了。他不用整天为世道人心忧患,年纪轻轻就白了大半头发,他哪里都没有去过,整天过着囚犯的日子,未老先衰的他也不是不想四处去旅游。他得给自己做饭洗衣,没有人来给他做这些琐事,他劈柴都十分吃力,牢房后面小山就是他拾柴火捡柴火的地方,夏天里遇上毒蛇咬他一口,他就什么也无法认识到了,毒性大发??学习到此为止。要是不是毒蛇咬他,而是他自己田地上的菜花蛇咬他一口,他虽然有被毒蛇咬伤一样感到痛疼,但是刘大毛知道他不会死去,他最多是被咬的地方肿起一个红包,过几天就没有事情了,辨认是需要时间的,他还是可以通过教训认识有毒的蛇与无毒的蛇。

山林里凡是活着的动物,都有跟着风追赶的能力,没有捕风者的本领,那就不是一个猎手而只是一个猎物。捕风者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排日打也是经过数年的锻炼才练就出来,他可以不认识字,但是他必须认识各种天气。有什么样子 天气就有什么样子的风。春风一般很难吹过山岗,春风从东北方向吹来的时候,山林里的动物都在辨认猎手和猎物,从天一不亮就要开始辨认。各种鸟儿都有自己的航线,猛禽飞得更高,但是猛禽个子大怕被人类射杀,人类只有到达远离自己居住的山顶上才能找到它们危险的巢穴。一只母秃鹫生下的蛋卵,被一个青年从鹫巢里拿走,这只母秃鹫刚刚准备孵化自己的后代,这一天它飞出去最后一次寻找食物,今天捉到一只小动物以后,它就会留在巢穴里专心孵化后代不再进食。那是去年冬天到来之前,也许是好几年的一个夏天的头一个月里,一个青年人想给自己的妹妹拿到一个秃鹫的蛋,可是他为此已经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来专门做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