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第三百零九章继续交待(63) '本章字数:3524 最新更新时间:2011…04…04 08:31:44。0'

万恶淫为首,香港岛成女王岛,主要的罪行就是伤害了百姓的宗教信仰的自由。百姓只好从万恶淫为首回到万恶杀为首的信仰里去,枪是有罪的物品,这样就妨碍了人民军队存在的合理性,人民军队神圣的职责被玷污。

如果要批评,就得从一国两制批评开始,批评一国两制,不能搞扩大化,只能批评deng而不能批评jiang和hu,一国两制的问题中也有其值得承认的意义,首先是这个国策的务实原则,其并不违背共产党人的历来作风,只是因为一国两制的务实原则在贯彻中出现了并不务实的情况,给特权开了路,研究罪恶起源的时候一边产生了新的罪恶,这才导致一国两制成为应该被指责的理由。

消除罪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结果,一劳永逸本来因为其消极一面只谈劳动的权力不谈劳动的义务而就是重大罪恶,一劳永逸已经被批判了无数次。孔子的学问,在皇帝特权时期,曾经被冠以一劳永逸的罪恶,以为天下之人的文化需要,都可以用儒家学问来概括。到了没有皇帝的时期,因为要坚决反对皇帝特权,就基本废除了这个儒家学问传统,延续下来而希望解决一劳永逸的罪恶问题,这个延续的过程,实际上在坚决反对中也是具有成为一劳永逸罪恶的可能的,新的一劳永逸的想法,让劳动义务的完成越来越出现无法面对的情况。一个人活着没有劳动义务感的,当然是罪恶的,当无知的为了劳动权力而争夺的时候,必然是让少数人成为了特权阶级而继续争夺劳动权力,以往文革时期的动乱,是不是也是因为争夺劳动权力而发生的社会运动?因为我没有穿越到童年或者出生以前,更没有穿越到上一辈的生活里,无法看到那一幕幕,反思本来是可以成为穿越的,可是我这个阴魂始终没有反思回来,任何反思都是要回到现实中来重新开始的,要开始的是如何完成劳动的义务,不要因为反思过了就以为一劳永逸不用再做任何劳动了。

有反思也有正思,反思是为了衬托正思而出现的,正思本来就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是需要思考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劳动成为工作有别于生活,是不是可以认为,反思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思是工作的一部分?是不是说反思就是穿越,只有穿越程度的差别而已,因而这具有穿越性质的反思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如果反思是穿越既反思也是一个侵犯,那么,根据早期的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是内部矛盾扩大的一个进化,按照早期的理论,内部矛盾扩大必然要导致阶级斗争加剧,而阶级斗争加剧则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又根据事物发展的起伏规律,无产阶级专政会有一个很大的低潮,然后才能迎来高潮,经历波折而壮大,并这样不断通过否定之否定不断进化。

穿越之所以和对开放与一国两制等国策产生批评,因为在制定开放政策的时候,出现了用反思代替正思的情况,而这是特权思维造成的。作为从港台引进的不同于大陆的文化,穿越并不是最先开始进来的。最先开始穿越大陆的港台文化,是至今还在泛滥的武侠文化,港台文化为什么是一个罪恶的**文化,这与武侠文化的冲击具有很大关系。武侠文化几乎就是一个带有正思角色的英雄化身来到了大陆,蜂拥进入而不断地破坏过度的反思。当经历文革动乱以后需要安抚的百姓心理,遇上了武侠文化这个带有劳动义务新观点,带有新角色的文化进来,它当然会产生更大的改革动力与推力,这是它值得赞扬的一面。

但是,不要忘记武侠小说的本质,它本质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必然是带有**主义的东西在背后作祟,**跟着武侠进来,或者武侠跟着**泛滥进来,洪水猛兽一股子邪恶的文化入侵大陆。**与武侠谁先谁后,几乎是不能区分的同一个怪兽的两个不同面孔而已,这个怪兽进来以后,必然要展现它所有的面孔出来。对于文革动乱的反思,我想到,文革动乱难道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泛滥么?从大跃进到知青下放,从我记得现代化时期对文革反思的一个评价,说是个人英雄主义成为神话,已经到了一个极点,为什么已经经历文革时期个人英雄主义泛滥打击之后的国人,却无法拒绝同样是个人英雄主义港台文化呢?只有一个解释,当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个人崇拜以后,百姓从神话的伤害中并没有彻底恢复过来,又被另外一个形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伤害了。反思都具有不现实的特点,而正思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所以,文革动乱之后的一个误区,就是以为百姓精神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