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殿、临华殿、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神仙殿、永昌殿和钟室等十几座建筑。宫墙四面各有一门,东门和西门外有阙。

老道不敢大意,细细一个宫殿一个宫殿的查寻。

叶泊雨直奔城池的西南部,未央宫在城的西南隅,又称西宫,为皇帝朝会之所。西汉、王莽、东汉献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各朝代的皇帝都曾在此处理朝政,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隋唐时期,未央宫被划入唐长安城的禁苑。唐武宗时重修了宫殿,因此现存遗迹有很多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叶泊雨到了未央宫,降下剑光,收回神念,只暗暗分布到身周几丈周围,以防惊动了敌人。夜光下,叶泊雨的冥眼四下里搜索,找寻空气中的蛛丝马迹。

据叶泊雨平日里对汉长安城的了解,“未央”一词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就是没有尽头,不断之意。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归来池苑还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诗句。所以,如果汉代的“长乐宫”可以理解为“快乐宫”、“幸福宫”的话,那么“未央宫”则完全可以理解为“平安宫”、“长生宫”。

“哼哼。”叶泊雨一边打起十二分精神,搜寻敌踪,一边心中暗道:“什么平安宫、未央宫,说白了还不是自己骗自己,要真是平安、未央,怎么能沦落到如此残败不堪的下场。”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汉长安—下》

第九十二章 汉长安(上)

“阿弥陀佛。”妙真神尼看老道摸不着头脑,毕恭毕敬的双掌合十,低头说道:“元罡道长,这里可不是平常的石头,是万年琥珀石,乃是我佛家的七宝之一。”

叶泊雨也研究过一阵佛经,当然知道所谓的佛家七宝,指的是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传说中佛教第一七宝—七宝妙树,也就是西方二教主准提道人以其本体西方庚金菩提结合金、银、琉璃等七宝炼制而成,为准提道人的证道法器。遇到任何宝物,只需轻轻一刷,号称无物不刷,是所有修真人士梦寐以求,但得一见都会梦中笑醒的宝物。

眼前这堵不起眼的墙壁通体竟然是万年琥珀石制成,看来,这法门寺的地宫真的是有点儿宝贝,还真不是随便胡吹大气。

“原来如此。”元罡老道这才服气,“佛家宝物果然巧夺天工之造化,光这地宫里这许多万年琥珀石,一旦拿到外边,那可就是倾国倾城的宝物啊。”

这次,就连叶泊雨听的都不禁摇摇头,心道,你这元罡老道好歹也是蜀山掌门,享誉一方的大派之尊,怎么竟然会如此世俗不堪。

妙真神尼也不禁莞尔,摇摇头,转身去看石壁上的壁画,不再说话。

元罡老道几眼就看完了所有的壁画,着急道:“老和尚,老尼姑,我们赶紧去追那个圆觉和尚去,在这里看什么壁画啊?”

大荒禅师一边仔细的一笔一划,用手模拟壁画的痕迹,一边低声说道:“道长,现在这地宫密不透风,无法出去。但老衲来看,出去的机关必然在在壁画之中,如果不仔细看懂这些壁画,我等恐怕要永远困在此地宫中,哪里还能追赶什么圆觉和尚?”

叶泊雨对什么壁画不感兴趣,好奇的却是地宫中珍藏的佛骨舍利,但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佛骨舍利的半点儿影子。

几个人各有心事,小小的地宫中,四个人一时间都不说话,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大荒禅师和妙真神尼并肩在观摩墙上的壁画,边看还边低声讨论,叶泊雨去看了看,看了一阵,实在是对什么“弃位苦行”、“初转法轮”这些早已熟知的故事实在是提不起多大兴趣,转而又去研究佛骨舍利的下落和万年琥珀石了。

元罡老道却一屁股坐在地上,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四下里来回观瞧,在寻找地宫的出口。

“阿弥陀佛,是谁?快出来。”大荒禅师突然沉声说道:“要不然老衲可就不客气了。”

叶泊雨正在全心思的研究万年琥珀石的种种玄机,感叹这么好的东西堆在地底下真是太浪费了。突然被大荒禅师一吼,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顺着大荒禅师的目光看去,冥眼果然看见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石坑,里边有一点点白色的东西,赫然是躲着一个人。

大家一下子都发觉了这个躲在石坑里的人,四个人八只眼同时盯着那个小小的角落。

“大师,是我。”角落里慢慢的站起来一个纤细的身影。叶泊雨冥眼观瞧,吃了一惊,她居然是白天看见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