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决定御驾亲征,奈何这次出兵有五十万之众,粮草成为一大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满朝文武都很是积极的捐赠了自己收藏的古董拿来义卖,在坐的都是我大明商界精英,都是我大明子民,为了天下安危,我想你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今天在此举行拍卖会,大家若有自己喜欢的古董,可以用价钱来争,这次义卖的全部所得,都将成为远征的军饷和粮仓,现在我宣布,拍卖开始!”

叶星在台上说的慷慨激昂,台下的富商也很是振奋,只是他们心里很是奇怪,中山王府昨天晚上不是遭遇大火了吗,怎么还有古董?

而就在大家伙疑惑不解的时候,已经有一众下人将一些古董搬了上来,那些到场的官员见此,纷纷议论,这些可都是他们捐赠的古董啊,怎么还在?

叶星见大伙不解,于是便笑道:“这些古董都价值连城,为了以防万一,我们都将这些古董藏在了中山王府的地下密室,并没有放在仓库里,所以昨天晚上被烧的只是一个仓库而已。”

如今叶星这么一解释,大家全都明白了,而他们更是佩服叶星的远见,所以在拍卖开始之后,大家都很是积极,他们都是富商,钱对他们来说只是用来玩耍的工具罢了,所以竞拍古董他们一点都不吝啬。

而且这次义卖是为了国家,他们更是要贡献一份力了,这样也可在天下百姓面前博得好感,自己的生意也才好继续做下去嘛。

再者,这拍卖会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自然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这种种原因加起来,他们不积极才怪呢!

第722章 远征之前

第722章远征之前。

傍晚来临,风有些萧萧,可此时大家的心却是乐的。

满朝文武捐赠的古董在一天之内全部义卖完毕,而且义卖得到的银两是绝非叶星他们几人能够想象的多。

这么多古董,一天之内总共义卖了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当叶星统计完这个数字之后,他震惊了,大明的富商还是很有钱的吗,而且在这种事情上一点都不吝啬。

得到这些银子之后,叶星等人便马上进宫见皇上,将这些事情全部告知了朱棣。

朱棣听完之后,很是高兴,对叶星连连称赞。

有了这些银两,他们远征的费用就一点不成问题了,只是关于中山王府突然遭受火灾的事情,朱棣觉得很奇怪,他决定让叶星全力调查。

这件事情已经很明显是纪纲派人做的了,只是如今线索渺茫,所以要调查却也不能操之过急。

银两准备好之后,朱棣便马上派人购买粮草,并且让长江以北的个个地区拨兵聚集会师,而在此期间,郑和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西洋之行。

秋已经剩下了个尾巴,江南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下起蒙蒙秋雨来,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很朦胧。

朱棣在为御驾亲征的事情做准备,这次远征北伐,短时间内是根本不能够解决的,少说也得半年,所以朝中大小事物,他必须做一个妥善的安排。

纪纲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负责保卫皇宫和京城的安稳,所以不能跟朱棣一同远征,只是朱棣对纪纲这个人一点都不放心,所以他必须做一个万全之策。

而在整个朝堂之上,能够对抗纪纲的也只有大明王叶星了,所以朱棣让叶星留守京城以牵制纪纲,并且负责后续粮草的准备。

有了这些安排之后,朱棣剩下唯一要做的便是找一人监国了。

这对朱棣来说是一件很艰难的选择,而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各个朝代的皇帝。

如今,朱高炽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按理说应当由他来监国,但是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太过温雅,与朱棣很不相同,所以朱棣对他的这个皇太子并不是很喜欢,而之所以立朱高炽为太子,还是因为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朱高炽便被朱元璋立为了燕王世子,而朱高炽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过错,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还以万人之军抵挡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这都对朱高炽当太子很有利,而且当时的文臣如解缙等人对朱高炽很是拥护,朱棣无奈才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相比之下,二皇子朱高熙更深得朱棣的喜爱,朱高熙更朱棣很像,打仗勇猛,而且机智过人,比太子朱高炽更适合当太子。

在让谁监国的问题上,朱棣犯了困难,朱高炽身为太子,理应监国,可他太过儒雅,而且身材肥胖,似乎有些仁弱,很容易受人胁迫。

朱高熙做事果断,很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