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最大话的把生产流程进行了他力所能及的改动。

这批纸箱的生产成本,大概能降一半左右,只是产生的黑水跟中段水,依然要排到河水里面去,想着后世那随处可见的黑色河流,还有漫天的雾霾,李建的心就一阵抽搐。

不能等到自己无力改变的时候去后悔,一定要尽早的改变国家因为发展而带来的阵痛,不能再让自己的后辈,整天活在无数的粉尘之中,吃着伪劣食品,喝着各种超标的废水。

“儿子,你请了几天假?等这批活儿干完在回去吧,爹正好也有点儿事儿跟你商量。”

李红军没有回答李建的话,生产新闻纸,他也想,新闻纸别的不说,光销路也比马粪纸强太多了,只是新闻纸拼的是质量,不是像马粪纸拼的是价格。

马粪纸质量差一点不要紧,他们这种小作坊式的加工厂也能干,可是新闻纸那是这种小作坊能干的了的活儿,没有工艺水平,生产出来的纸,一印刷就是破洞,一翻书就是满手油墨,谁会要这样的纸。

“等到下周再回去,爸,你打听打听,有没有纸厂要淘汰生产线的,咱不买新的,买一条旧的,我帮你参谋参谋还能不能用,不能用咱不买还不行么?”

李建也知道,他脑子里的这些知识,都是无价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国家根本就没有任何什么知识产权的意识,只要知道了,就能用。

他并不吝啬这些注定要被淘汰的知识,可是不能因为过早的拿出这些知识,而让自己的发展,让这个国家今后的发展之路,人为的设置出太多障碍。

君不见早晨一家包子铺生意红火,到了晚上,这家包子铺旁边就全是卖包子的了么。

第五章 扩产

“什么,这才三天,你就把两千箱都干完了?”

县酒厂的生产科长从椅子上站了,笑话,自己把这批货交给这种小作坊来做,为的就是他们的价格低,自己能吃点回扣,可是他们三天就干完,那质量得多差,到时候半路上就碎了,自己这生产科长的位子就保不住了啊。

“是啊,这点活儿也不多,您这儿还有需要的么?保证跟这批一样快。”

李红军递上一根当地产的前进烟,脸上闪着红光,没想到李建调整了工艺流程之后,造出来的马粪纸比原来光洁度高了,硬度也高了,黏胶用量降下来,可是粘合度一点没降,整个箱子的抗压性和舒展性都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简直跟那些大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一拼。

产品质量好了,关键是成本一点没上升,反而下降了大半,按照李红军了解的情况来看,他的成本比那种一天能生产几万箱的大厂,还要低三分之一。

这样干下去,别说十块钱一箱,就是给九块,只要天天有活干,那他李红军就是村里第一个十万元户。

“活儿有的是,我先跟你去看看箱子。”

生产科长到了装纸箱的三轮车后,眯着眼睛从上看到下,又伸出手来摸了摸,还在最上面一个箱子上,伸手折了折。

“老李,你从外面进的货吧,你那小厂,能有这么好的质量?”

“怎么可能,您给的这价格,我自己造都差点赔,别说从外面进货了,这都是我自己从头弄到尾的,干的多了,质量就提高了这么一点点。”

李红军出来之前,李建已经正式的提醒过他,不能把所有底牌都透露出去,配方这种东西可是会招人眼红的。

“好,好好,还按这个价格,以后我们酒厂的箱子,都交给你了,对了,你等等,我在跟其他几个单位给你联系一下,你能生产的过来的话,一箱,给我两毛钱的提成?”

生产科长回到自己办公室,把门关上之后,提出了他的要求,一箱两毛钱,一千箱就是两百块,而且只需要动动嘴,这些掌握着企业生产的科长们,谁不像利用这个东西赚钱吃回扣。

就像他自己,一箱十二块的纸箱,他十块钱包出去,向厂里报账的时候是十二,就有两块钱落进自己腰包,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行,行,那就谢谢您了啊。”

李红军爽快的答应下来,一箱就能赚四五块,他能不答应么。

听到李红军答应的这么利索,生产科长有点纳闷,九块八已经到了这些小作坊的底线了,竟然还这么爽快的答应,这姓李的莫非是赔钱赚吆喝,不过转念一想,李红军是赚是赔干他鸟事,立即转头去打电话。

临走的时候,生产科长又叮嘱了一番,质量不能下降,李红军满口答应,笑呵呵的出门带着李建,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