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 天降大任 竖子出世

自姜子牙执封神榜助武王建立西周以来已历八百年,春秋战国更替,五霸七雄并起,话说曾经秦国开国君主秦襄公患于秦地羸弱,遂至华山之巅祭祀白帝,以求神明相助,振兴国力。谁知宏愿得以实现,才有了后来秦国的一统天下:

九天之上,白帝和赤帝下棋,身边彩云环绕,仙草萋萋。白帝满头银发,胡须花白,穿一身白色王袍,头戴银冠,面露微笑,执子之间问赤帝:“此局你已然输了,何须再苦苦挣扎?”赤帝放下手中的棋子,站起来身来,一脸的严肃,不乏王者风范,紫金冠闪闪发光,满身赤红,他沉吟片刻道:“华山峰顶,你儿子有事求你,何不去和我一道看看?”白帝亦起身,棋还未下完,两人已至西岳之上。

秦襄公在华山西峰开坛设祭,上供白帝之像。香火缭绕,烟雾弥漫,但见襄公手拿檀香,叩头许愿:“寡人虽为一国之君,却眼见百姓受苦,不能救 民于水火,此乃寡人之过也,还望神明见怜,恕千万黎民,任何罪愆寡人愿一人承担。”说罢,便磕头拜谢,随后的文武百官齐齐拜下,人群站满华山脚下,形式之隆重足以显示这位秦国君主的诚心。

白帝看到这一幕不禁慨叹:“周朝运势已衰,八百年期限将至,女娲娘娘今又降旨令我等扶立新君。百姓遭殃,天下四分五裂,我于心不忍啊。”赤帝道:“兄不必忧虑,昔日周朝建立,定都于西方,而今却迁都于东,此违天道。西方属金,东方属木,金克木乃寻常之理,而今秦国在西,周朝天子坐于东,亡周之天下者必秦也!”白帝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儿下凡创立秦国,为后世统一天下打下了根基,战乱之后,吾之子孙定可出函谷关,平定四海。”长袖一挥,云端之上便站了两位仙童,白帝嘱咐道:“你兄弟二人前去辅佐秦君,不可妄自尊大,胡作非为。此乃法旨,不得有误。”仙童道:“谨遵师祖法旨。”驾祥云而去,消失在群山之间。这两位仙童便是后来的商鞅,李斯二人,他们帮助秦国壮大国力,征服六国,虽均不得善终,是咎由自取,却也是定数。

嬴政定都咸阳,为了建立一个强盛巩固的帝国,在短短的十余年里,他不惜耗费民力财力,筑长城,扩宫殿,修驰道,建陵墓;用焚书坑儒,苛法酷刑来控制民众思想,为了长生不老而求仙问药,派徐福东渡。直至二世皇帝,九州民怨载道,各地纷纷起义——秦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即将倒塌。。。

且说白帝和赤帝回身九天之上,继续下棋,赤帝将难题化解,转危为安,白帝惊讶不已。赤帝不动声色的步步紧逼,化被动为主动,毫不手软,白帝聚精会神,想方设法的反抗,如此激战了四个时辰,最终白帝因大势已去而投子认输。赤帝说:“王兄近日气色欠佳,想来秦国已安定天下,你忧从何来呢?”白帝摆摆手说:“并非是我多虑,我那子孙大都性格刚直,常言道过刚则易折。我料想那秦朝命不长矣。”赤帝也叹了口气道:“天意如此,我等也难以左右,还是顺其自然吧。”白帝拍了拍赤帝的肩膀说:“御弟不知啊,刚才你我一局,暗藏天下玄机,倘若有一人胜出,则天下便归谁的子孙所有,看来日后英雄必起于南方,汝之后代必成大器。”其实白帝居于西方,命相为金,赤帝生于南方,天格为火,火融金亦是五行相克之理。

赤帝回宫,看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为一顶帽子而争吵,赤帝生气道:“不通天文地理也就罢了,竟如此毫无礼数,成何体统?!"听道父亲的呵斥,两人垂手低头站到一边,其中一人鼻梁高挺,眉清目秀,而另一个则面带怒气,双眼如炬。赤帝又说:“若不交付你们一些差使做,又恐你等无事生非。现秦君暴虐,民不聊生。今将你二人派入凡间,乱世之中。或可练就一番本事,成就一番霸业。”

沛县之地,多以农耕为生。一户刘姓人家早年间生下大儿子刘伯,二儿子刘仲,均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刘太公看到两个儿子本本份份心里别无他求,兵荒马乱之时只图一片安宁之地。收割时节已到,各家农户都已忙碌起来,刘媪年岁已高,再加上疲劳过度,行至湖边,不禁酣然入睡,茫茫间做了一个梦,梦见她与一个赤面赤发的人神人交合,霎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刘太公以为要下雨,急忙去找刘媪,找到刘媪的时候,却把刘太公吓了一跳:一条蛟龙卧在她身上。刘太公定了定神,再去看时蛟龙已腾云而去,刘媪却因此受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刘媪生下一儿子,取名刘季,等到刘季到六岁的时候,便长得一副高鼻梁,浓眉如剑,目光炯炯。其母几年之后又生下一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