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雷声自天边隐隐滚来,越来越近。

一个守军没精打采的望了一下天空,喃喃的说道:“要下雨了么?”

另一个冀州军守军正要回话,突觉不对,在这深秋的冀州之地,怎么可能会出现雷雨,转过身疑惑的朝西面望去。

“那是什么?”那守军突然惊恐的大叫了起来,如同见到鬼了一般。

关楼上的守军闻声纷纷抬头朝东面望去,瞬间齐齐变了脸色。

只见西北方向的地平线已经入鬼魅一般的冒出了一条极长极淡的黑线,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黑线正在迅速变粗、变长,逐渐涌现成一片乌云,接着黑云越涌越大,整个天际都被黑云遮蔽住了,鲜红的落日霎时失去了眼色。

“是并州人!敌袭,敌袭……”有人惊骇的大吼。

整个西北面的莽莽平原之上,都是黑压压的并州骑兵,放眼望去,从数里开外一直到视野的尽头,触目所及都是并州骑兵,无边无际,如同汹涌而来的海浪一般,足足有五六万人。

五六万黑压压的骑兵在平原上奔驰,整个地面在颤抖,似乎无力承受重压,马蹄声如天雷滚滚,轰隆轰隆的巨响似乎连云朵都震散了,天空都为之失色。

冲在最前的正是并州刺史,自称车骑将军的袁谭,背后跟着辛评、辛毗、蒋奇等一干将领,疾奔西面而来。

终于高高的城墙映入他的眼帘,袁谭抽出腰中的长剑,激动得仰天长啸:“突破此关,便能杀入冀州,直捣邺城,杀!”

杀~

背后的数万并州骑兵齐齐跟着发出欢呼的吼声。

“并州骑兵来袭,速速迎敌!”城楼之上一名队率高声呼喝道。

“迎敌,怎么迎敌,就凭我们这点人还不够并州骑兵塞牙缝的。”另外一名队率冷笑道。

“速速点燃狼烟,烽火传信!”又有人大喊。

那负责守城的军侯这才如梦初醒,急令军士点燃狼烟,一道道狼烟冲天而起,随风飘向东面。

“我们城楼上不过一百余人,如何守得住数万并州骑兵,还是去逃命吧!”有人高声喊道。

话音刚落,城楼上的守军似乎如梦初醒,不知在谁的带领之下,上百冀州守军的齐齐朝关楼之下跑去,场面十分混乱。

这些冀州守军不过当年袁绍麾下投诚的兵马,并非公孙白的幽州军嫡系,哪里有舍生忘死守关的信念,整个关楼瞬间逃了个干净,看不到半个人影。

关楼之下,无穷无尽的并州骑兵漫天蜂拥而来,一时之间,大平原上再看不到别的颜色,再也见不到别的东西,除了并州骑兵还是并州骑兵,除了灰色还是灰色,整个世界只剩下灰扑扑的并州骑兵。

希聿聿~

袁谭一马当先,奔驰到城下,勒住马脚,身后的数万跟着缓缓的停了下来,袁谭仰望了一下关楼之上,随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公孙白的兵马也不过如此,来人,速速登上关楼,打开关门!”

ps:在三国时冀州地图上,看到涉国城南部有一座小关城,但是那字看不清楚,百度查了半小时无果,看起来像个“壬”,就当是壬城吧,历史帝不要砍我。(未完待续。)

第264章 飞狼出征

涉国城,校武场。

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将领正在教麾下兵士射箭之术,四周围满了将士。

这名将领正是涉国城守将牵招,原袁绍部将,冀州被公孙白所占之后,听从张郃的劝降投于公孙白的麾下,奉张郃之命在此镇守。

只见他弯弓搭箭,向四周的将士讲解着引弓和瞄准的技巧,然后弓拉满月,****而出。

咻!

那枝利箭破空而去,正中箭靶红心。

百步之外,一手三箭,箭箭命中!

好!

四周的军士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报~”

一声焦急的呼声传来,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小校飞马而来,满脸惊慌失色的奔向牵招。

“启禀将军,并州骑兵……并州骑兵杀来了!”那名小校气喘吁吁的大声喊道。

“什么!”牵招脸色大变,急声吼道。

“壬城守军弃关,并州人打开关门,率数万骑兵横渡漳水,正往涉国城杀来!”

牵招闻声再顾不得身旁的将士,在一干亲兵的簇拥之下,疾步奔出校武场吗,翻身上马,提起长刀朝西门疾奔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