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1/4页)

“遵旨!”

刘虞又回过头来对荀彧道:“子明今率大军西征,尚在治理关中残破之地,朕的近臣却欲图他的家人,实在是有点对不住他了,须好生补偿才是。更何况,自多年前先帝封其为魏国公之后,便再未有封赏,这些年来他破曹贼一统中原,迎立天子,今又取关中,战功赫赫,当重赏之,或许……封王才可彰显其功。”

荀彧大惊,问道:“自高祖之后,外姓之臣最高不过万户侯,魏公以外姓之臣封为国公已是破例了,岂可再封王?”

刘虞不以为然,淡淡的说道:“既已破例,何妨再破一次?我欲改广阳郡为燕国,封公孙子明为燕王,如何?”

荀彧怔住了,眼中若有所思,望着刘虞欲言又止。

刘虞问道:“文若有话尽管说来。”

荀彧鼓起勇气,缓声道:“自汉以来,封燕王者,大都无善终……”

西汉高祖时立子刘建为燕王,刘建死,无后国除,改为燕郡。后吕后又封侄子吕通为燕王,同年吕后死,吕通被杀。文帝时徒琅琊王刘泽为燕王,后来燕王刘定国因罪自杀,国除改为燕郡。武帝时立子刘旦为燕王,最后刘旦因谋反自绞死,国除,改为广阳郡。东汉时彭宠起兵反汉,自称燕王,后彭宠被家奴杀死,首级被献给刘秀。

广阳郡多次被改为燕国,但是汉时为燕王者善终者极少,导致燕国又被改回燕郡或者广阳郡。

刘虞神色一怔,随即淡淡道:“子明既通仙术,就算不祥亦可逆天改命,遇难成祥,何必担忧,此事就如此定了!”

****************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关中之地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季,一个崭新的开始。

大量的土豆种运到了关中之地,百姓可免费领用,但是须由官吏登记在册,再行领取,八百里秦川之地将大量种上土豆,如此半年之后,则可以自行解决温饱问题,无需中原再支援。

春耕、播种、施肥……各种农忙活动在一干官员的组织之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其中包括司马懿、梁习等一干政治值极高的谋臣,也被公孙白派了出去支援关中官员。

除此之外,十八万大军也在长安城郊开荒屯田,种植土豆,降低中原粮草运输的压力。众军士除了耕种,训练也照样不能放下,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春耕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公孙白却落了个清闲,每天背着神臂弩,在吴明等人的陪同之下,四出狩猎,每日倒也带回不少野味。

就在此时,一纸飞书自京师传来,快马加急送到公孙白府上。

公孙白见是急信,当场拆开来,匆匆浏览了一遍,先是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阎柔和鲜于辅两个匹夫,居然敢打老子的老婆孩子的主意,真是该死……贾诩此招是毒了点,不过倒也算是斩草除根,去了后患。”

公孙白将密信用力一揉,那张蔡侯纸所书的密信立即被揉成了碎片,被公孙白扬向空中,纷纷扬扬的四处飘洒着。

然而,他刚刚平复心绪,吴明又急匆匆而来,气喘吁吁的奔入房内,急声道:“启禀主公,京师来旨,荀司徒亲自来宣旨,目前已在三十里之外。”

公孙白脸色微微一变。(未完待续。)

第482章 议取西凉

长安城,临时国公府。

公孙白率着众将士摆案焚香,恭恭敬敬的迎接天使荀彧。公孙白其实心中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贾诩一口气将阎柔和鲜于辅斩杀了个干净,而这两人却是跟随刘虞多年的心腹之将,不知道这道圣旨是否与此事有关。

如今他坐拥五十万大军,已是天下第一诸侯,不必再像当年那般有诸多顾忌;而跟随他的将领,虽然嘴里不说,但是公孙白此般年龄已有这般实力,而且汉室已然微弱,大家对于将来的大势心中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不必担心麾下将士的反应;至于民心这玩意,恐怕大汉四百年来鲜有他这么得民心的,能解决百姓吃饭的问题,就是天下民心所向;而另一股强大的势力来自天下世家大族,但是这些望族,把本门本族的利益远远看得比汉室要高,公孙白没打过土豪分过田地,对于大部分世家大族来说,管你是天下姓刘还是姓公孙,只要我的家族利益不要受损即可。

只是公孙白心中仍有一道梗,这个梗就是刘虞。刘虞此人德高望重,深得民心,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年岁尚轻,而刘虞已垂垂老矣。就算他想来个啥的,也不想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