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1/4页)

朝阳之中,公孙白屹立在赤壁水寨岸边的高台上,环视了一圈岸上岸下的部将,只见江面上艨艟斗舰上充塞了半个江面,桅杆如林,大旗招展,岸上的铁骑更是如狼似虎,气势如山。

三十五万大军悄然无声的朝他望来,恭候着他的旨意。

公孙白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望着远处光芒万丈的朝阳,破天剑高举,直指长空,晨曦沐浴在他身上,霞光闪闪,如仙如神。

“出发,踏平樊口,一统江南!”

岸上岸下的响应声如同巨浪滔天一般,盖过了江面上的水浪声。

“踏平樊口,一统江南!”

“踏平樊口,一统江南!”

“踏平樊口,一统江南!”

……

燕军三十万水军、上千艘战舰自江面顺流而下,赵云、太史慈和颜良则率三万铁骑自岸边往东疾驰而去,共分两路大军疾攻樊口江东军。

樊口水寨。

五万多江东军,数百艘战舰齐齐的停在水港口,集结待令,随时准备迎战。

战舰群正中,两艘庞然大物傲然屹立,那是江东水军的无敌战舰楼船。每艘楼船上载有上千人,楼船共分五层,每层都有弩窗箭口,再加上其十倍于普通斗舰的体积和冲击力,寻常斗舰根本无法撄其锋,被撞不了几下就会散架。若是撞上艨艟小舰,几乎就是一撞即散。

失去了樊口,意味着将失去江南之地。孙策虽然自知胜算不大,却不愿就此弃港而逃。仍想拼死一搏,而他这一搏的资本就是楼船。

一艘快船飞奔而来,大声急报:“燕军自赤壁顺水而下,已在十里之外。”

孙策神色一凛,缓缓的望了一圈四周的将士和另外一艘楼船上的周瑜等人,然后高声吼道:“燕军自西而来,兵力数倍于我,尔等可敢随我一战?”

周瑜和诸将随即拔剑而出。高声吼道:“战!”

战舰上原本惴惴不安的江东军刹那间激情被点燃,热血澎湃,随着诸将高声齐喊。

“战!”

“战!”

“战!”

这一刻,江东将士众志成城,战意滔天,决意与燕军决一死战。

一抹黑线从天水相连之处涌现,黑线越来越粗,逐渐形成一片乌云,向樊口涌来。

燕军!

“燕军来了,准备迎敌!”

数百江东战舰迅速在江面上结成战阵。准备殊死相博。

燕军据有上游之势,再升起满帆,加上脚踏桨力的推动。速度达最快,如风而行,上千艘战舰滚滚东来,遮蔽了整个江面,场面极为壮观。

很快,燕舰就到了距江东战舰两三里之外,但是江东战舰巍然不动如山,一张张强弩对准了上游的江面,准备决一死战。

就在此时。燕舰的行进速度变缓了。

“火?”有人疑惑的指着远远的水面。

燕舰之前突然燃起了几团大火。

接着江东将士们的脸色变了,江面上的大火一片接着一片。逐渐燃遍了整个江面,大火顺着江面缓缓流下。直奔江东战舰而来。

大火越来越近,逐渐可以看清那是无数的竹筏,竹筏之上堆满了柴薪,熊熊的火焰随着上千的竹筏漫江而来,整个江面火光通天,浓烟滚滚。

成百上千的火筏借着顺流之势,再加上先前加速前行的惯性,一艘艘的火船,竟如火龙一般。无可阻挡,疾冲向前。

原来张连日率众冒雨上山伐竹,就是为了制造这批竹筏。竹筏之上堆满柴薪和硝石、硫磺等引火之物,一点就着。

一场水战,双方谋士却围着一个“火”字大做文章,各自斗法。

旗舰上,原本杀气腾腾、战意滔天的孙策,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惊骇。

他原本以为,燕军战舰数量和兵力都远占优势,又有万钧连弩和神臂弩这样的攻击利器,必将以多欺少,利用优势战力对他进行碾压。所以他摆好了密集如铁桶般的舰阵,意欲和燕军血拼一次。

谁知公孙白纵在兵力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会采取火船奇袭。现下自己的舰队阵形如此之密,原本铁壁般的阵形,反而却成了最大的失策,如不赶快躲闪,势必将被竹筏烧上。

“快,全舰散开,躲避火筏!”孙策惊骇之下,纵声大叫。

江东多英雄儿郎,不惧死战,却不愿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葬身火海。

号令之下,江面上江东战舰一阵大乱,迅速纷纷退让到江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