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 (第1/4页)

……

之后,他们各自转身,去牵自己的马,就此分道扬镳。

这就是“金匮之盟“了。

这一刻,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山谷外面,战士厮杀的声音还在耳边。更远一些,数以十万几的军队彼此屠杀激起的烟尘仍然遮天蔽日,山谷里的两位主帅却已经在私下里达成了和解。

当天夜里,战争就突兀地停止了。尽管停得如此突兀,然而没有必要却枉死了的将士,人数还是超过了上万。作为亲手断送了他们无辜性命的两个人,叶十一和傅铁衣都没有时间去为此哀悼。尽管已经有了默契,并在私下里订立了盟约,然而总要有一些必要程序,才好向天下的百姓交代。

傅铁衣无所谓认输,叶十一也没必要放弃一个向天下宣示权威与武力的机会。

于是,傅铁衣派遣杨绯代表他前往叶十一的大营,向皇后和邯郸郡主表达归顺的诚意。这以举动也可以算作是他对叶十一五月二十四日檄文的回应——开战十几天,死了几万人之后才回应,未免也太姗姗来迟了一点儿。当然了,这些许小小地破绽是不会有人去追究。

杨绯既是傅铁衣麾下的第一大将,也是他的弟妇,以这样双重的身份充当使者,理所当然地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由此而见,即便是做戏,傅铁衣也是相当有诚意的。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确是有能力将戏做到真假难辨的境界。这样,无论叶十一身边的谋臣,还是天下的百姓,谁都没什么话可说了。

既然傅铁衣已经表现出如许的高姿态,那么叶十一也便不得不投桃报李了。他以同样的诚意与热情接受了傅铁衣的政治投诚,除了请杨绯转达他意欲与傅铁衣亲自见面一唔的殷切心意之外,他随后立即就派遣江中流作为使者,前往邯郸,当面向傅铁衣提出正式的邀请。

“殿下说,他和您都是武人,昔年也曾并肩作战,所以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宫廷。以天为庐,以地为席,做一相会也无不可。殿下心中是非常珍惜与武成侯您的友谊的。”江中流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翻白眼——我为什么要为这么难听的话做润色啊!我为什么不能直接说你放心来吧,不是鸿门宴啊!再说了,我就是不说你还能不知道?谁不知道你们两个有奸情啊?唉,我可真倒霉——要是欧阳连光在就好了!

“自然是要拜见的殿下的。”傅铁衣微笑着说。

随即便有侍从奉上厚礼。江中流自然是笑纳。

这位江大人,都知道,才华固然是有的,一见到银子就两眼放光也是有的——当然,要是金子人直接就走不动啦。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很有可能“为了钱就干出卖身什么事儿的主儿”——虽然说这句评论过分了点,影响人江大人政治前途了点儿,毕竟他还没怎么有机会卖嘛!但是,谁送给他的银钱多一点儿,他就要看谁顺眼一点儿,这总还是有的。

所以江中流搂了傅铁衣大把的银钱之后,才会一面往外走一面替傅铁衣可惜:“武成侯是个好人呐……”

第二天,叶十一在漳水南岸举行盛大的宴会,傅铁衣率领了五千卫士,戎装前往。宴会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叶十一依照战前五月二十四日檄文中的许诺,以大郑天子的名义加傅铁衣为齐国公,傅铁衣也表达了他对大郑天子和储君的忠诚——严格说起来,叶十一并不能完全代表她的妻子李芛,尤其是在封爵、立储之类的重大事情上,但他非要代表谁也没办法。你打得过他吗?你比他还名正言顺吗?没有吧?那只好让他代表了。

除了政治上的地位,关于如何分配河北,两人也做了大致上的约定。叶十一不曾打下来的地方自不必说,还是归傅铁衣。相应的,河北上部的燕代,当年卢文瑶从傅铁衣手里抢来,现在又被叶十一抢走的地方,当然也不可能重新还给傅铁衣。河北中部战事胶着的地带,叶十一撤兵之后,仍然归傅铁衣,除了常山。河东军要在常山驻军,控制住井陉的两端,以保证河东形势的完固与河东对河北的有利态势。

至此,会面圆满结束。

“这就结束了?”在回去的路上,傅铁然一直都怔怔的。

“我总觉得不放心啊。”

“有什么可不放心地?”傅铁衣问。

“大哥,你说他要是万一将来真生出女儿来可怎么办?”

傅铁衣的脸上浮现出极其复杂的情绪。“赵瑟,她将来不会再生孩子了,永远都不可能生了……”他不无负疚地言道。

“啊!”傅铁然震骇异常,甚至将声音都吞掉了。

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