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行便又追不回信竹二人,皇上追究起来,掉脑袋的依然是咱家,看来需得想个万全之策才是……”

龙箫并未觉察出万长亭心中那翻江倒海的思量,他转身行至殿外,垂首俯视数千跪在龙尊之前的将士,果决地下了通牒:“殷钊听旨!朕命你暂代护国将军一职,统帅御林军,速速集结一千精骑于燕城各处严加盘查,就是把整个燕城给朕翻过来,也要抓到楚天衣!朕倒要亲眼看看,她那腹中的皇血,到底是真是假!”

君无戏言,仅仅两个时辰,声势浩大的精兵队伍便从皇宫急行而出,一队直奔城门,另一队涌入皇都的大街小巷,搅得城中鸡犬不宁。

“弃冕留醉……”雪里珠沉声叹了口气,他走上前去,接过那青年手中的折扇,伸出手掌爱惜地抚上半干的墨迹,涩然呢喃:“这,便是故梦么……”忽而他又是一呆,似乎想起了什么,立时翻转扇面,亦有两句诗映入眼帘,正是之前他在门柱上所看到的那十四个字,只是字迹大不相同,显然这两句诗已书写了多年。

“青云……桃花……”他失神叹道,盯了那扇面好一阵儿,方才将折扇轻轻叠好,仿佛和那青年心照不宣一般,兀自将折扇小心翼翼地收藏入袖中,然后,他抬起眸子,淡然看向面前笑容可掬的青年,语气柔了半分:“现下可以相告了罢,你是何人?”

'80'(肆)泪染墨台

那青年置若罔闻,并不答言,忽地身形晃动,欺到雪里珠身前,二话不说,扬手便揪住他的长袖。

雪里珠心中羞恼,奋力想要挣脱,奈何那青年一只手掌力道似有千斤之重,雪里珠不懂武艺,哪里动得了他分毫?情急之中,人已被那青年拉着直朝殿外而去。

“上马!”那青年行动极快,眨眼便托着雪里珠一同踏上殿外的骏马,待坐稳后,他方才挑眉笑道:“你不是要寻梦么,本王有幸相伴。”

雪里珠一震,这青年自称本王,其身份若非皇亲国戚,也定然是朝臣,从他拥有玉雕扇的情形看,莫非……雪里珠定了定神,回头看向那青年,讪讪道:“堂堂王爷,深夜不眠,倒有闲心陪草民闲逛,此举若传出去,怕是一段笑料了!”

那青年闻言,率真地大笑道:“你要去的下一地儿,若无本王相伴,恐怕连大门也进不去!本王不愿见你焦眉,便甘愿被人谈笑咯!”

雪里珠撇嘴道:“油嘴滑舌……”

那青年笑着抡起缰绳,不再多言。二人一马电光石火般朝双阙门奔去。

时值寅时,燕城大街小巷尚在熟睡中,偶尔亦可见早起的农户屋中透出灯火。二人出宫之后直向东行,不久便入了城郊,再行一炷香的工夫,眼前赫然出现一座庄重幽密的官宦庭院。

“将军留醉殿堂东……”雪里珠豁然,那青年显然也读懂了诗中的真意,如今,这煌煌盛世之下的燕城,除了古旧的将军府,还有何处能够寻回当年沈犹信与龙泪竹牵绊至深的情愫?然而,让雪里珠颇觉意外的是,眼前这座将军府不仅没有废弃,反而人丁兴旺。

二人下马,守卫的士兵们忙上前恭迎,朝着青年叩首便拜:“属下不知王爷深夜回府……”

“不必自责!”那青年利落地一挥袖子,笑道:“尔等今日不必守夜,都去歇了罢,告诉膳房准备宵夜,本王要款待这位名州来的贵客。”

士兵们恭然诺下,那青年伸手按上雪里珠的肩膀,道:“你能在此寻到想要的东西,随本王来罢!”

雪里珠咬了咬唇,跟着那青年入了府,心中未免暗潮涌动。这青年身为王爷,手握燕城兵权,却不居大宗故宫,反而住在这座令世人避讳的将军府内,不禁教人生疑。

一路无言,穿花拂柳,二人入了内堂,眼前骤然明亮,大殿内暖灯高照,布置肃穆雅致,让人惊叹的是,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寒兵利刃,一见便知此乃武将所居之处。

雪里珠徐徐走上前,抬眼环视着满屋琳琅满目的兵器,不由得怔了怔,轻叹道:“忠义将军……”

那青年走上前,与雪里珠并肩望向墙上的古剑宝刀,正色道:“宗鼎两朝册封过数名大将,唯有忠义将军沈犹信和神武将军李云蓦名垂青史,他们之所以为百姓所爱戴,不仅因为战功赫赫,也因为至情至性的禀性,本王能居于此处,得以聆听教诲,时常缅怀,何其有幸。”

雪里珠点点头,只觉心绪难平。

四十余年前,曾有两个男子在此彻夜畅谈,把酒言欢;三十二年前,两个男子宿命重逢,如一对平凡的爱侣般,在此约定,誓言永不相负。亦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