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没成想,张果老却是摇了摇头,黯然说道:“凝血灵芝虽然有了,但冬虫夏草至今还未找来,这药还是无法炼治啊!”

“什么?这么难找的凝血灵芝老子都带来了,任何一个药铺都有的冬虫夏草会找不来?”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有人来报,凌指挥使求见。

“靠,我正要找他,”梅霖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了出去,走到大门之时,梅霖的脚步却又慢了下来,心中暗自想到,“自己身负艮天诀,也算是个修道者了,怎么还能如此冲动?有事应该多问问原因了?”

梅霖灵息一动,前后情景早已知晓,等梅霖双手打开门时,脸上的愤怒焦急,早变成了微微的笑意。

凌云双眼血红,脸色铁青,正在开口,却被梅霖摇了摇手打断了:“凌师兄,事情我都知道了,这不能怪你,是对方太厉害。本来我也没有希望你能把冬虫夏草带来!”

“你?”本来一腔火气的凌云,听到梅霖的最后一句,更加怒不可遏,没好气的说道,“你知道我带不来,为什么还要找我帮你?”

梅霖却是从容不迫的微微一笑:“凌师兄,你不要着急。这一次你又有了一个查找那兵器事件的好机会了吧?”

“你是说,”凌云一点就透,“你是说,他们是同一伙人?”

梅霖笑着点点头,缓缓说道:“这么大的事,不会一点蛛丝马迹都留不下吧?”

还未等梅霖这句话说出口,凌云早去的远了。

第七卷 雷水解之水落石出 第十六章 愿难还

阳光再次洒在玉水桥上。

一众文武大臣早早的来到了金銮殿上。

现在金銮殿与以前相比,辉煌了许多,四壁新贴了一层金砖,阳光一照,一片灿烂的金色。

顶上也已经重新修过,却是以各色花石装点成万里山河的意象图形,抬头向上望去,直如置身于万里山河之中,意境深远。

那些破损的大柱子,全部换成了纯白的没有一丝杂色的花岗石柱,显的即古典又大气。

如果现在的大殿称为金銮殿,以前的金銮殿就只能称为鸡窝。

众大臣们置身于这环境优美的金銮殿,仿佛也从小鸡变成了凤凰,每个人皆活跃了许多,积极了许多。

他们在这里对于为岳飞平反之事,已经争论了三天,三天来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却依然没有结果。

因为这表面上看,只是岳飞一人之事,内在里却关系到大宋的对金方针大略。

到底是主战还是主和,说到底这是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的争斗。

主战派和主和派早已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但像这样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的公开辩论还是第一次。

或许是这些大臣看到皇上对兵器那样的大事都不闻不问的任其自行不了了之,以为皇上只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烧完了,便露出本来软弱的模样了。

因此,又把前朝上的那一套拿了出来。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争的不亦乐乎,就是主和派和主和派之间,主战派和主战派之间,也不断的发生争执。

以汤思退为代表的观点是,绝不可战,战则破坏经济,带给百姓苦难,陷我大宋于万劫不复之地,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求和。

以陈俊卿为代表一种观点是,暂不可战,要以和养兵,等待时机,等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以张浚为代表的一种观点是,必须战,战则有利,乘金国基础未稳,派大军直捣黄龙,全力收复失去的河山,否则拖的时间越久,越难收复。

以虞允文为代表的一种观点是,战要战,则首先必须正视现实,首先谋求发展,在战略上应当采取蚕食政策,把失去的疆土一点一点的夺回来。

三天的辩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直把皇上的脑袋搞的头大如斗,弄的自己也没了主意。

那些大臣们则意兴豪发,虽然一个个上阵杀敌,百不如一,卖弄嘴皮的工夫倒是一个顶百。

人人皆做了大量准备,决心效仿诸葛孔明来个舌战群雄。

等他们来到朝堂之上,却觉的今天微微有些异样。

异样的是,大殿之中,多了两双眼睛,一双眼睛正满含笑意的向着众大臣望来,众大臣看到那双眼睛却觉的“嗖”的一声心底涌起一阵寒意,急忙把目光避了开去。

另一双眼睛却是半开半闭,偶尔一开,便精光四射,让人不敢逼视。

那头一双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