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 (第1/4页)

嘉利走的是“用兵如神”的路子。

她能够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有个天赋,她对手下每一个人都有很深的了解,即便是第一眼看到的人,也可以瞬间确定他的位置。当初自己刚加入105小队的时候,嘉利把他定位在重装防御者,这既能够让他有更多存活下来的机会,同时对整个小队也有利。

嘉利的本事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样,她指挥的部队象是活的,每一个分队都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値。

安德森的战法看起来和嘉利很像,但那只是表面,他用兵本领远远比不上嘉利,对于部下的了解更是不能相比。而且他一直没有一帮嫡系人马,之前几年里他就像无根的飘萍,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到那边,所以他学不来嘉利的那套指挥艺术。

()好看的txt电子书

但他有着嘉利没有的直觉,他对于战局变化异常敏锐,在第二战区和海格特交手时,他就在部队偷袭失败、中途暴露的时候,凭着直觉做出强行进攻的命令。最终虽然损失惨重,却也把海格特的兵团彻底打废,使得海格特的兵团不得不后撤。

之后安德森被调往中线战场,协助弗兰萨帝国的部队熟悉机动战技巧。那一次同样也是被利奇发现,并且被刚组建的独立军包围,也是他凭着直觉找出包围圈的弱点,带着三分之二的人马冲杀出去。

而他最亮眼的表演是在蒙斯托克反攻战的时候,凭着不到五万人依靠穿插迂回,将十几万蒙斯托克和德雷达瓦联军拖了大半年的时间。那时他手里拥有的全是溃败下来的残军和原本驻扎各地的二线守卫部队,能够打成这样,靠的是避实击虚,在联军缝隙间游移。

他的战法隐约间符合“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的至螅�辰纭�

当然,他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境地,要不然蒙斯托克反击战就不会以瓦雷丁的失败告终。

其他人都拥有自己的路,自己的路应该选择哪一条呢?是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还是走“唯快不破”的路?

利奇的心头生出一丝困惑。

利奇来了,又走了,他离开时和来的时候一样,都是一大堆人前来送行,其中自然有很多人感觉遗憾,他们都希望利奇能够多逗留几天。

利奇前脚刚走,后脚昆塔古姆冈特各国君主和重要大臣们就陆陆续续到了。

接下来各国马上要组建联军出兵西线。各国出多少兵?战后利益如何分配?这些全都要尽快确定下来。一月底之前军队必须进入西线战场,这是不可更改的。

幸好现在有了大型飞翼,几千公里的路程只需一天时间。昆塔古姆冈特荒漠最偏远的国家离赫达尔仅一千多公里,来去倒也方便。

这些大人物一到,米哈伊恩自然将他们全都安排在新城,他们有很多人只从报告里知道这座新城,也听底下的人谈过,知道这里漂亮繁华,却没有亲自到这里来过,所以来了之后都有些好奇。

米哈伊恩也任由他们到处走走看看。这座新城现在是德雷达瓦的标志,同样也是一个样板。

当初设计这座新城的时候,利奇融入昆塔古姆冈特荒漠的建筑风格。这里没有太高的建筑物,顶多只有三层楼,整个街区的楼与楼之间是连着的。这里的传统建筑就是如此风格,利奇保留这一点。如此一来虽然显得拥挤了一些,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利奇又见缝插针,在各个角落增加许多花坛、树墙、屋顶花园之类的设计。

()好看的txt电子书

原本昆塔古姆冈特的城市总给人感觉压抑,因为这里拥挤而且缺乏生机;现在多了绿色植物的点缀,感觉顿时不同。高低错落的绿化带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身处于深山之中。

这其实是一套试验性质的系统,浇灌花坛、树墙、屋顶花园的水全是经过处理的污水,而粪便之类的东西同样也经过处理,做为肥料使用。甚至连太阳光都没有放过,同样也被利用。

它的原型是太古时代中后期出现的人工循环系统,不过里面很多技术都是现在所不具备的,这种不成熟的东西利奇不敢自己用,同样也不敢交给卡洛斯,只有德雷达瓦人不在乎,他们全都能够接受。

用米哈伊恩的话来说,就算再差,难道还会差到德雷达瓦以前那种程度?

从眼前状况看来,这套系统是成功的;正因如此,各国君主和高层人物的脸上尽是羡慕之色。

傍晚时分,该来的人全都来了,米哈伊恩把所有人请到农田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