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有人认为,“爱”是无价的,为了爱,什么牺牲都值得。

有人可能认为恰好相反,也许他认为“权”才是最高价值,为了“权”什么“爱”都可以牺牲、交换。

正如看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本小说,有人认为就这种写法不知所云,极之讨厌,反正就是看不懂,但有人却恰好相反,就爱看这种写法,这种笔调,甚至认为别人所不喜欢的才是他视为最珍贵的,最“值”得的。有些人,一生维护一个人,一种观念,一个爱好;有的人,一生只维护他自己,原则常变,瞬间便能将爱之欲其生的变为恨之欲其死。

值是一个观念。

观念人人不同。

死也只是一个字。

()

——这个字的下场却都一样:

自古以来,帝皇将相,圣贤豪杰,枭雄大盗,元凶巨奸,贩夫走卒,男女中外,正邪善恶,莫不有死。

也许,诸葛先生无意要杀凄凉王。

长孙飞虹也无意要杀诸葛小花。

英雄之间,本无意相残互戮。

但世上有一种局面,称之为“势”;

唯“势”可把“英雄”或“狗熊”,逼入绝路,也逼入末路;

他们之间,必须用“对决”才能活下去。

但世上还有一种人,就称作“枭雄”,或者,“奸雄”也行。

他们自己常不必对决,却把英雄送上对决的擂台,他自己不必流血出力,就能坐收渔利,稳得成果。

我们常看到这种人:

这种人在平时对名权利欲,不管是整个集团家国的,还是一撮人一帮人的小小地盘和利益,无一不争,无一不嗜,无一不好,无一不夺,但一旦有敌入侵,或双方争执起来,这种人一定袖手旁观,隔山斗虎,隔岸观火,美其名曰:不插手内耗斗争,不打算火上加油,其实,这种人,心里巴不得正在英勇奋战的英雄赶快完蛋,暗里拉帮结派,落井下石,倒打一耙,任外敌消耗战士,任由家人或战友一个个在奋勇作战中倒地不起,再把英雄推上不住战斗的擂台,最后斗士都一一送上断头台,他再来收拾残局,坐收渔人之利,成了“不战而胜”的最后赢家。

是有这种人。

例如蔡京、李彦、童贯、梁师成,不管新旧党之斗,真正有心改革或有志强国的重臣名士,好像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范纯仁、韩忠彦……这些豪杰之士,有识之士,均一一对消互耗,不是卸职,就是流放,或郁郁而终,剩下的却是这些把英雄迫上敌阵力尽而殁,却在舞台幕后操纵一切、偷笑暗庆的枭雄。

蔡京得到天子的信宠。

皇帝赵佶也不是笨人,他也有清醒的时候,有几次都省悟到蔡京兄弟、父子的狼子野心,为祸社稷,几次决心将之贬谪,奈何还是重新信宠蔡氏一族。蔡京进谗,再运用他的权势,使皇帝周边的人,重重包围了皇帝,于是赵佶对他的话就深信不疑,要除掉谁就干掉谁,要对付谁谁就断断逃不了。

但还是有例外。

“自在门”就是一个例外。

皇帝可以对付忠臣名将、黎民百姓,但唯一可以对他“抗命”的,就是叛逆。

——“造反”的反正已把性命豁出去了,才不听他的“圣旨”;哪怕玉皇大帝天庭下旨,他们也大可置若罔闻:

连命都不要了,管他有没有天,更管你是不是天子!

对付这种不要命的人,连蔡京兄弟、父子,这种手握大权的人,也没有办法,至少,没有把握。

因为江湖上的能人,还是很多的。

武林中的高手,还是大有人在。

只要这些高人不服,不惜以身犯难,行弑皇帝,尽管天子身边,防卫森严,而皇宫里外,精兵满布,但这些大内侍卫、禁宫护驾,要抵挡那些练就一身绝艺,倏至奇来如入无人之境的绝顶高手,还是无济于事的。

世上总有这些能人,总能无视于险阻强敌,不怕千军万马,也能达成任务。

权贵就是怕这种人。

这种人不爱钱,不好权,不要命。

()免费TXT小说下载

唯有这种人无法收买。

偏偏又是这种人能练成绝世武功,或者,能成就绝艺。

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他们在性情上的狷狂不羁、百无禁忌、敢于不流俗、勇于不容于世、无惧于舍命取义、杀身成仁,独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