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发展时期是在明清时期。

欧阳天见唐风的表情,不禁哈哈大笑,道:“你没经历过,所以感觉到无从下手也是正常的。其实说穿了,瘟疫就是比较严重的流行病毒感冒而已。”

唐风点了点头。

欧阳天道:“不管是甲流,还是非典,归结到中医上,都是外感,在初期的时候,都可以按照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治疗。但是甲流和非典的侵袭性很强,它们往往在一两天之内就会传变,这个时候往往采用清热解毒、抗瘟祛暑等治疗方法。

第三个阶段就是病情稳定后,可以选用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等善后。

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正是中医治疗的精髓,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中医看来。虽然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但是由于感染者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等等,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唐风听了之后,不禁道:“欧阳爷爷,好像这瘟疫也没什么特殊的。”

欧阳天笑道:“在中医看来,瘟疫本来就没什么可怕的,但是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不过是医生还是病人,必须得注意预防。”

唐风点点头,道:“我明白。”

欧阳天有些疑惑,问道:“唐风,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了?”

唐风想了想,说道:“爷爷,你知道术医吗?”

欧阳天道:“你是说巫医一派吗?”

唐风点了点头。

欧阳天回忆了一下,说道:“其实在《黄帝内经》上就有‘和于阴阳,法于术数’的理论,不过好像这个门派已经消失了吧。”

唐风笑道:“我回老家时曾遇到过一个术医门派传人,呃,很神奇。”

“神奇?”欧阳雪疑惑。

唐风点点头,便将当日莫言在火车上救助孕妇的事情说了。

欧阳天撵着胡子沉吟不语,唐风发现,在欧阳天思索问题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大师风范的。

唐风没有说出莫言出现在张仲景墓底的事情,只是道:“这位术医传人今天早上告诉我,按照《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推演,在最近几天里,姜苏、浙江、两湖地区,将会爆发大规模的瘟疫。”

欧阳天的脸色凝重起来,他不禁说道:“怪不得会出现太阳雨这种场景,湿热相合,正是瘟疫爆发的最好时机。”

唐风道:“欧阳爷爷你也这样认为?”

欧阳天说道:“如果那位女子真是术医传人,那么她的推断是非常有可能的。你知道。虽然术医在临床治病上有所不及,但是他们都是非常善于寻找天地至理的。”

唐风听到欧阳天的话,心里已经百分之九十九确定了莫言的推断。

莫言是古老的术医传人,而唐风传承着唐朝孙思邈的医术,欧阳天则是当代中医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他们三人的医学思想,分别代表着上古时期,古代,和现代,三个阶段中医的最高水准。

此时,莫言、唐风和欧阳天全部推断将会有瘟疫爆发,那么唐风已基本上可以肯定,就在这几天,金陵市将会被传染病所笼罩!

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欧阳雪站在欧阳天的身后,给老头揉捏着肩膀,她不由插嘴道:“唐风,你的广济堂不是将要开张了吗?或许,这就是广济堂腾飞的一个好机会。”

唐风点点头,说道:“我只是担心广济堂战胜不了这场瘟疫,担心金陵市会有上千人失去生命,上万人落下残疾。”

欧阳天却是猛地一拍桌子,说道:“尽自己的努力就好了,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乖孙女婿,我决定了,我也要到你广济堂坐诊,咱爷俩一起面对瘟疫。当年非典之时,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么多的病人饱受激素的危害,这一次,我绝对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唐风看着豪气勃发的欧阳天,也是站起身来,说道:“爷爷,你说的对,尽自己的努力,能救多少救多少。”

欧阳雪也是撅着嘴,说道:“我也要去广济堂。”

唐风一愣,道:“那可不行,金陵市中医院更为重要,病人也更多,到时候欧阳叔叔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了。”

欧阳雪无奈,却知道唐风说的是实情,金陵市中医院虽然中医多一些,但大多数都是只会开西药的中医,根本没法对瘟疫病人进行辨证论治。

接下来的时间里,唐风和欧阳天、欧阳雪一起,商量着这次瘟疫可能用到的中药材。由于不能确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