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既然如此,老僧也不拐弯抹角了,想问xiǎo友是否已然领悟了降三世印,可唤出三世佛友是否也已经得到禅宗**?”

一直警惕的李冲忽然听到这句话,神sè中顿时一凝,这陆压为何要询问这些,

而且听其语气,竟然隐隐有一种炙热,以其实力与涵养,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才对啊。

而且李冲原本以为乌巢相邀自己来,是询问关于战魂的事情,可是忽然变成了这个问题,到是打了自己个措手不及。不过让李冲心中更加警觉,暗暗戒备着。

自己获得达摩传经之事,天下间几乎无人知晓,为何这老僧会一言点出。还有这降三世印不过是自己从**中领悟而出,又有什么奥秘么?

心中恻然的同时,眼中不禁警惕的望着乌巢。

看到李冲的神sè,乌巢淡淡的道了声佛号,似乎知道自己有些太热心了,整了整情绪,不慌不忙的念道。

“如是一切法,尽在自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世人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正法,吹却mí妄,内外明彻,于自万法皆见,一切法在自名为清净法身。”

正在警惕的李冲猛的听到这句话,心中一震,不可思议的望着乌巢惊诧说道,

“佛祖竟然也懂得禅宗奥义”

看着李冲有些惊诧的神sè,乌巢一指点出,顿时一座莲台出现的两人脚下,脸sè庄严的说道,

“当年我未成佛,遇到一大劫,幸被金蝉子所救,后来进入佛教,但老衲对于所谓佛教经义却无多少兴趣。

而当时金蝉子也正对于另一佛家**兴趣盎然,潜心研读,并且有了一番成就,实力更是突飞猛进,这就是西牛贺州的禅宗。禅宗虽属于佛教,却不是佛教二圣所创,其中种种奥义更是与他们的佛法相违。

而金蝉子却潜心禅宗,认为禅宗乃是真正的佛法,从而荒废了佛教二圣的教义,更是醉心与禅宗,而怀疑圣人传下的佛教经义,所以被罚下凡间历经万难,求取二圣的真经。

在其被罚下凡间的时候,他将其研究的禅宗**系数传于老衲,所以老衲将禅宗**与本身道法相结合,故领悟种种神通,成就如今地位,所以我等也可谓也是禅宗之人,如今老衲偶然见到禅宗之人,心中顿喜,故冒昧让法师前来,望勿见怪。而这降三世印乃是佛教至高神通之一,故老衲如此相问。”

听到乌巢禅师的话,李冲心中恍然,怪不得玄奘能够得到禅宗的大慈悲经,而达摩也说这玄奘是禅宗之人又非是。

同时心中也缓缓松了口气,至少不会生死相搏了。

望着乌巢禅师,李冲也不打算隐瞒什么,当日自己施展禅宗之法,肯定被其知道了,当下稳重的说道,

僧不才的确得禅宗**,从中领悟了降三世印与一些神通”

听到李冲的话,乌巢神sè忽然露出一丝欢喜,缓缓站起身来,望着李冲说道,

“老衲不才,对禅宗有一丝领悟,成就今日禅师之名,但是无缘得见禅宗真正的**,故老衲有不情之请,想与法师谈经论佛,畅谈心中所想老衲也会将自己的所有感悟告与法师,毫不留私,且更有重礼相报。”

听到乌巢禅师的话,李冲心中缓缓思索起来,达摩传自己**,助自己分身成就清净琉璃身,让自己发扬禅宗,自己已经欠了其天大的因果,至少自己这具分身欠了其天大的因果。

如果自己将禅宗**传出,不但与这禅师接下善缘,让他欠下因果,更是能够发扬禅宗。

至于所谓的道统之说对于禅宗来说几乎没有,禅宗经义关键直指人心成佛。

禅宗在于一个悟字,有人悟心xìng纯正,说不定刹那间就能成就无上佛道,领悟诸多神通,但是若心中无佛,便什么也不是,终生也无法领悟。

这也是现在的佛教不欢迎这禅宗的原因,禅宗一旦发扬广大,那么西方佛教便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势力了,不在有如此强大的向心力。天下修佛之人只要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悟道道了佛,不在寻找所谓的师傅传授佛法,神通,不在有密切的师徒关系,只有散漫的教义与表面的松散关系。甚至众多佛子心中不在有二圣,只有心中之佛,而不在追寻灵山了。

所以传授禅宗教义对于禅宗来说是百利无一害,而对自己也有极大的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