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高阿公子,这路边的美丽风景再过些时日就欣赏不到了。再说赵晶也不是弱不禁风之人,今个天气这般好,咱们步行前去,吟诗赏景,岂不美哉?”赵晶眼神温和地看着高阿俊峰,口气中带着淡淡的疏远。

“也好,也好!”高阿俊峰笑笑,心中却是发苦,想要与美人共乘一车的幻想破灭。此去约莫三里路,对于别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他这样吨位巨大的家伙来说,绝对是一种非人的折磨。

高阿俊峰心中虽然不愿,但脸上也只能挂上欣欣然的笑容。

高阿俊峰心中的念想王衍怎会不知,想到他那胖墩墩的身子劳累得浑身大汗淋漓,如同死狗一般喘息的样子,他就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来。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这句话在王衍和高阿俊峰身上得到了诠释。王衍一笑,高阿俊峰就知道那笑容没有一丝善意,当然就算王衍真诚善良的笑容,在高阿俊峰看来也是心怀诡异。

但当着美人的面,高阿俊峰只能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怒火,问候着王家的女性成员。看着王衍骚包地拿着那洁白的羽扇,高阿俊峰眼中露出一抹不屑,接着如同变戏法似地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一柄上好白缎制成的团扇来。

当那团扇一拿出来,瞬间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无论是王衍用来装逼的羽扇,还是扇凉用的团扇,这些出生富贵的公子哥们谁也不稀奇。但拿出扇子的是高阿俊峰那就让人稀奇了,尤其是那洁白的扇面上还有着一副字,正是当下流行的楷体,字迹工整遒劲,一笔一划都颇得王羲之书法的神髓,体现出写字之人功力之深厚。

自东晋书圣王羲之之后,文人喜好书法的风气便逐渐盛行开来。虽然北齐地处少数民族较多的北方,汉文化发展相比南方缓慢,但追逐美乃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北齐的政治文化中心,书法也同样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

感受着众人看向自己惊奇的目光,高阿俊峰脸上不由挂上得意地笑容。这副字他可是废了很大的功夫才得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打击拿着光秃秃的羽扇,自比风流潇洒超过诸葛孔明与周公瑾的王衍了。

王衍看看高阿俊峰的扇子上那出色的笔迹,不由感觉自己手中的扇子有些烫手,再看着赵晶盯着那字迹的眼神,王衍心中不由涌起一阵嫉妒。

“王大哥,你先前太着急了,竟然拿错了扇子。”就在王衍有些尴尬之时,高兴温和的声音传来。

王衍诧异地看向高兴,就见高兴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两把扇子,他虽然从未见过,但应该叫做扇子的东西。

高兴那在手中的是两把折扇,一柄展开在胸前优雅潇洒地轻轻扇着,另一柄则是折叠起来递向王衍。扇子的扇骨乃是竹子制成,扇面是上好的白色绫绢,其上用瘦金体书写着一首诗,正是让王衍曾经大出风头的《清平调》。

折扇是在唐代才开始兴盛的东西,高兴一直认为这玩意装逼的作用远远超越了其纳凉的意图。

原本属于高阿俊峰的目光一下被高兴所吸引,尤其是那出色的瘦金体,不同于世人争相描摹的王羲之的楷体字,却绝对带着大家的风范,让人眼前一亮,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当高兴将手中的扇子塞到王衍手中时,后者竟然还有些愕然,直勾勾地看着高兴手中展开的扇子上。

当赵晶的目光落在高兴身上时,眼中不由爆出一团亮色。自从醉月楼中一首《清平调》传出,整个邺城都沸腾不已。在这个诗词还处于发展的阶段,诗仙太白的大作无疑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邺城的文学界。

王衍享受出名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出名带来的麻烦,比如说高阿俊峰等草包的仇视,还有薛老板那极品女儿的楚楚芳心。

赵晶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家教良好,在才智高绝的父亲与祖父的影响下,她是博览群书,胸中颇有经纶。因此她对于高阿俊峰那般纨绔的lang荡子打心眼里看不上,但身在政治豪门,她也不得不与这些人虚与委蛇,以免给家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哪有少女不怀春,赵晶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在她的心中,自己的如意郎君不仅要才高八斗,还要学富五车,更要拥有男人的气概。王衍虽然聪明非常,但他的性子跳脱之余缺少了些稳重,而且在文采方面有所欠缺。聪明的赵晶怎会感觉不到王衍的爱慕之意,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

但自从《清平调》出现,赵晶对于王衍的印象大为改观,但是凭借女人的直觉,赵晶认为那首诗非是王衍所作,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