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员掀涔τ谝灰邸!�

虽然这几人分析得很有道理,宇文邕却是不肯接受。宇文邕雄才大略,自视甚高,他认为北齐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只要自己大军所致,敌将必然望风而降。他之所以不同意出兵晋阳,还有一点就是自尊心与虚荣心作祟。要知道,宇文泰数次攻击洛阳,但却都是无功而返,如今他宇文邕要是拿下洛阳,那将是莫大的荣耀。

七月三十日,宇文邕亲率大军六万人攻击河阴(洛阳西北)。杨素请求担当先锋,宇文邕应允。

宇文邕悉心准备数载,自然不是白费功夫。当伐齐的诏书一下,十数万大军便各自开拔,浩浩荡荡,势若排山倒海一般向北齐进击。

高纬见北周刻意交好,自然放松了边境警惕,当北周兵临城下时,齐国想要做出回击却是为时已晚。在宇文邕率军亲征下,北周军队气势如虹,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打得齐军节节溃退,狼狈不堪。

宇文邕下达命令,进入齐国领土后不得砍伐百姓的树木,更不得践踏庄稼,违者一律处斩。北周军队军纪整肃,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也让受够了北齐政府欺凌的百姓心中的敌意降低了不少,对北周伐齐极为有利。

八月二十五日,宇文邕攻击河阴大城(洛阳西北),攻克。齐王宇文宪攻克武济(河南孟津),接着攻克洛口东西二城,纵火烧毁黄河大桥。

北周军如同下山猛虎,气势惊人,一路上基本上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但却在中滩城和洛州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纵使宇文邕亲自督战,却也不能攻克独孤永业镇守的洛阳金庸城,而由傅伏增援的中滩城让北周军二十日未建寸功。

北周突然出兵,齐国一时间措手不及,援兵不至。不得已,独孤永业命人连夜制造马槽二千具,然后有意泄漏给周军。果然,周军误以为北齐大量援兵将至,一时间压力大增。

九月,高纬终于反应过来,一边命令太尉高阿那肱率军援助独孤永业,同时严令高长恭攻击叛贼高鑫。

亏得高鑫威胁甚大,高阿那肱不得不刻苦练兵,如今却是派上了用场。得了高纬的命令,高阿那肱当即起兵十五万,于济州出,浩浩荡荡向西进发。而平静了半年的山东、江苏二省也不得不再次进入战备状态,于仁州市野外与高长恭打起了太极,城中总能听见喊杀震天,但双方却是互有损伤,没有出现决定性的胜负。

有了高阿那肱的援军,北齐军终于得以喘息,独孤永业当机立断,果决反击。北周猛攻金庸城二十天不得,士气便有所低落,如今听说北齐大军前来,顿时惊恐万分,不少人都萌生了退意。

就在这当口,北周武帝宇文邕却突然患病,不得已,九月九日夜晚,宇文邕下令撤军,让水军纵火焚烧战船物资。

傅伏请求率领两千精锐骑兵追击周军,收复失地,但行台乞合伏贵不允。

北周齐王宇文宪、于翼、李穆,大军所到之处,捷报连连,但宇文邕撤军命令下达,他们也不得不将到手的三十余座城池放弃。

宇文邕病重,若乞合伏贵能够应允傅伏的请求,齐国大军大举反攻,一定可以反败为胜,说不定还可以对北周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但这绝佳的机会却让昏聩的皇帝与领导所葬送,如何不叫人扼腕叹息。

当消息传至盱眙,高长恭不禁涕泪横流,黯然伤神。北齐的命运也许真的到了尽头,纵然他心中不愿,但历史的脚步却已无法阻止。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人闯门

“总督。宇文邕患病,周军不得不退军。傅伏将军本想趁势追击,但乞合伏贵不肯应允,虽然齐国勉强获得了胜利,但却没有扩大战果,平白放走了周帝。”

兴化市,高兴府邸。

张顺之毕恭毕敬地站在高兴面前,向他陈述着关于北周东伐北齐的事情。战争的结果实在太过戏剧化,让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北周十数万人,锋线绵延数十上百里,气势如虹,浩浩荡荡,一路摧枯拉朽,威不可挡。然而谁能想到,中滩城的傅伏和金庸城的独孤永业是那般彪悍,硬生生将周武拦住,等来了援军。

而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叹息高纬命不该绝的是,宇文邕居然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病倒,这也就意味着北周这次东伐彻底失败。

“宇文邕病的真是时候呢!”高兴淡然地笑着,没有丝毫忧虑好奇,却颇有些高深莫测。

“总督何出此言?”张顺之愣了愣,然后脱口问道。

“宇文邕不是高纬,整日斗鸡遛狗,声色犬马,身子骨早已残破不堪。宇文邕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