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十一年来,自己遍览汉人典籍,一直苦苦寻找着让本族强大的方法,却始终模糊不堪。如今却被王叔宝简单的两字囊括,一时间如释重负的欣喜、怅然若失之感涌上大贺楚才的心头,十分复杂。

大贺楚才猛地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一脸恭敬地拜倒在高兴面前,感激地道:“今日得闻高兄金玉良言,我族兴盛有望,你的大恩大德,大贺楚才没齿难忘,日后但有所求,大贺楚才定当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噗”,高兴口中的酒水一下子喷将出来,他一边咳嗽,一边迅速起身,来到大贺楚才身边将他搀扶起来说道:“大贺兄这却如何使得,小弟只是说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事情,怎受得起你如此大礼?”

大贺楚才猛然直起身来,双目直视高兴,有些不悦地道:“高兄此言差矣。楚才虽不是聪明机智之辈,但也不是驽钝愚夫,你之所言楚才的确是第一次听闻,何来世人皆知之说?莫不是高兄羞辱于我?”

高兴苦笑,连忙道:“不不,高某绝无此意,大贺兄千万莫怪。”

大贺楚才脸上露出笑容,道:“观高兄为人处世,谦和有礼、坦荡真诚,楚才自是明白高兄不会取笑楚才。但高兄所言谓我契丹一族来说,实是弥足珍贵,他日若我契丹族兴盛,高兄便是我全族的恩人啊!我大贺楚才一礼委实太轻了,与你之恩情相比这简直微不足道!”说着大贺楚才再度下拜,诚恳而恭敬。

高兴无奈地受了一礼,心道:谦虚一下都不行啊,看来你这汉文化学得不到家啊!突厥太过嚣张,让契丹强大一点也不是什么坏处。不过我虽然告诉了你问题的关键所在,你又能实施得了么?况且,民族融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定然困难重重。

不过大贺楚才这人到和一般的蛮人不同,彬彬有礼,行事坦荡磊落,待人真诚,倒是个不错的朋友。而且与之交好,高兴想要购买大量优良战马也能有个可观的优惠。

短暂的休息后,众人再次踏上了征程。高兴四人夹在契丹骑士中顿时少了许多麻烦,毕竟虽然契丹还很弱小,但胡人在北齐的还是很受尊重的,官府衙役不敢轻易得罪,江洋大盗也不愿与之交恶,一百契丹武士的弯刀可不是摆设。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仙子

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高兴打着一把油纸伞,静立在船首甲板上,凭栏远眺着烟雨笼罩的滚滚长江,若非刺骨的冰寒,眼前这迷蒙的景象倒也些姿色。

已是二月中旬,大地回春的时节,但江淮流域“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的“倒春寒”天气,正所谓“反了春,冻断筋”,这天气却让人感觉比寒冬腊月还要寒冷。

大贺楚才这塞北来的汉子,起初还和高兴吹嘘如何抗寒耐冻,结果自从三天前踏上着逆江而上的商船后,整日里就龟缩在船舱中,围着碳盆再不敢出来。

前些时日,有了大贺楚才的庇护,高兴四人一路上免去了不少麻烦,一路策马扬鞭,跋山涉水,只用了五日功夫便到了徐州地界。

高兴不愿让章蓉、张丽华二女随自己奔波吃苦,便命令黎风送二人前往盱眙。大贺楚才也感觉自己率领一百剽悍武士太过招摇过世,于是便让八十名武士与黎风同行,自己则只带了二十名精锐随行。

高兴和大贺楚才两人在徐州休整一番,然后换上华丽的中原衣饰,乔装成商人模样,赶着十辆满载的车驾继续踏上了征程。

高兴和大贺楚才一路向西南而行,在巴州离岸登船,逆江而上,直奔江陵而去。

虽然陈齐两国关系不睦,但就连科技发达的后世走私也是屡禁不止,更何况管理松懈的古代。天寒地冻的,谁不想有点好酒暖暖身子,找个漂亮的女人快活一番,升官发财,所图不就于此么?总之,一路上有金钱开道,高兴一行人还算顺利,三日光景便进入了后梁江陵地界。

时间不长,江陵码头便出现在视野中。码头不大,但却甚是繁华。后梁乃是齐陈两国的战略缓冲地带,贸易往来自然也比别处频繁的多。

虽然天空中下着凄凄沥沥的小雨,空气也是冰冷湿寒,但码头上依旧有不少力士穿着单薄的衣衫,卷着裤管,趿拉着草鞋,卖力地将货船上的东西向着岸上的仓库抗去,浑身湿漉漉的,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兴摇头叹息一声,待得商船靠岸,雇了十名身形精瘦、衣衫单薄的力士搬运货物后,他便和大贺楚才缓缓向着江陵城而去。

江陵城的前身是楚国国都“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