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1/4页)

前些时候宇文率军西征吐谷浑,才到吐谷浑都城便匆匆班师回朝,便是郑译和王端谏言的结果。而且这两人还伙同宇文做出许多败德之事,浑不把统军的王轨、宇文孝伯放在眼中。后来王轨将宇文种种劣迹禀明宇文邕,宇文邕勃然大怒,遂将郑译等人好一番责打赶出了东宫。

是以,郑译等人对宇文邕是又恨又怒。宇文邕率军东征,宇文少了管束,便又将郑译等人召回东宫,沆瀣一气,胡作非为起来。如今,宇文邕逝去,宇文即将执掌大权,颇受他宠信的郑译自然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激动欣喜。

“好,好!”宇文心中一阵激荡,脑海中幻想着自己高居上位,脚下文武百官跪伏,天下万民颤抖的情形,一种甚是奇妙的感觉袭上心头,让他不自禁微微颤栗起来。

“正义,你速调集寡人亲卫,密切注意长安城的动向,若是有人有所异动便立即控制起来!”少顷,宇文的脸色陡然严肃起来,沉声道:“令,派人领了寡人的令牌出城去迎接杨国公,万不能叫遗诏落入他人之手!”

虽然宇文骄奢yin逸,不学无术,但出生在帝王之家,见惯了权力倾轧的黑暗与血腥,他不是智障,自然明白此时该做什么。他虽然是太子,此时又有监国之职,但只要宇文邕的诏书一天没有诏告天下,他便无法真正掌控这个国家。

“是!”郑译心潮澎湃,大声应一声便接过宇文递来的令牌匆匆离去。

“殿下,您虽然贵为太子,但朝中却有许多人心怀鬼胎,不能信服您,奴家以为,您应当将此事知晓左宫正(太子宫总管)宇文孝伯大人。”顿了顿,朱满月继续道:“宇文大人稳沉持重,在朝中颇有威望,由他为您谋划,想来事情应当容易许多。”

宇文皱了皱眉头,低眉沉吟起来。

宇文孝伯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可见宇文邕对他的信任。宇文孝伯对大周和宇文邕的忠诚,宇文不需怀疑,但其人性耿直,自然与宇文这卑劣之人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思索半晌,宇文眼中闪过一道精芒,沉声道:“爱妃所言不错,寡人这就去找宇文孝伯。”说着,宇文脸上再次露出笑容,狠狠地在朱满月怀中掏了一把,惹得后者惊声尖叫,他则哈哈大笑着,随手扯过地上的衣服,放lang形骸地向外走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也根本保不住火。无论宇文如何不情愿,宇文邕病逝的消息还是传播开来。顿时举国震惊,人心惶惶,而心怀叵测之人则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十一月二十日,纪王宇文康,杞公爵宇文亮传檄天下,郑译、王端等人假借太子之名,恣意妄为,勾结于翼,不仅将宇文邕刺杀,更导致东伐失败,是为罪大恶极,理当株连九族,以谢天下。

遂二人高举“清君侧”的旗号,发兵十万,一路急袭,不过一日功夫便将长安团团围困。

宇文本就无德,平日里为非作歹,郑译等人更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得罪了不少人。而皇族宇文氏中早就有不少人对皇位垂涎欲滴,此时有宇文康挑头,响应者甚重。更有许多人想要罢黜宇文,另立其弟宇文元为储君,继承大宝。

当长安陷于战火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晋阳皇宫中,齐帝高延宗的心情甚是复杂而压抑。

望着面前一身白衣,俊美无暇的高兴,高延宗双目半眯,脸色甚是那堪,笼在袖中紧握的双拳更是轻轻颤抖着。他是大齐帝国的皇帝,但在高兴面前他却没有丝毫的优越与尊严可讲,后者那洞彻人心,居高临下的眼神让他十分恼怒仇恨。

如果可能,高延宗很想以自己庞大的体形将高兴压成一团肉泥,然而这只能是他的意yin。他无法忘记那一夜少年如恶鬼一般杀戮的场景,更清楚的知道,就是面前的这个少年将宇文邕击溃,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叔父,数日不见,您的气色却愈发好了。”高兴脸上挂着温暖和善的笑容。

“虚伪!”高延宗心中暗骂,他能看得出高兴眼中的冷意。眉头轻轻一挑,高延宗笑着道:“托贤侄的福,朕一切安好。贤侄连日大胜,击溃周贼,实在可喜可贺啊!”

“多谢叔父夸赞,不知你有什么要赏赐于我?”高兴笑笑,双目紧紧地盯着高延宗,淡淡地道。

高延宗呼吸一紧,脸上闪过一抹怒色,这就等不及了么,如此赤*裸裸的。深吸口气,勉强将心中的怒气压下,高延宗笑着道:“不知贤侄想要什么封赏,只要允许,朕一定满足你!”高延宗的语气有些干涩,笑容也甚是勉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