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 (第1/4页)

“好,好!”高宝宁大笑,弓身将高宝宁搀扶起来,紧握着他的手臂,慨叹道:“今日孤王有宝宁如此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何愁大事不成?宝宁,他日孤王若为天子,你便是孤王之丞相!”

“谢陛下厚爱!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宝宁浑身一个激灵,再次跪倒在地,双眸霎时间变得分外明亮。

“哈哈哈哈!”

“轰隆隆——”

阵雨终于伴随着一记闷雷降临大地,狂风愈发恣意,雨似瓢泼,然而高绍义的心境却是与方才截然不同,那畅快张狂的笑声透过雨幕传出老远。

高兴的穿越虽然改变了诸多的历史,但高绍义却依旧与突厥相媾和。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上高绍义不愿投降北周,而是投靠了突厥,建立流亡政府,幻想复国,如今他却是以国家百姓的利益来谋求私利,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汉奸。

对于高绍义的动向高兴并不清楚,而就算他清楚,也只会一笑置之,因为在他的心中,无论是高绍义,突厥,抑或是北周,南陈,都是要消灭的对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更何况,如今手头事忙,高兴倒是没有太多的功夫关注高绍义。

半月前,在唐邕等一干文臣武将的联名下,高长恭终于顺应天意,登基称帝,那一天正是公元577年五月十五,对于北齐,甚至整个中原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高长恭原想慢慢将国家稳定,然后再交与高兴手中,只是突厥与北周的联合却让他不得不提前站出来,承担这个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国家。

时间仓促,准备不足,高长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自然也多。尤其是这几年北齐朝纲混乱,各地权贵疏于监管,良莠不齐,贪官污吏更是比比皆是,但为了能尽快完成一统,高长恭也不能不用这些人,只能日后在细细谋划。

至于高兴,他忙碌的事情也并不少。高长恭虽然威望无人能及,但并不代表期间无人反对。乱世当用重典,对于敢于反抗的,高兴给予的便是无情的镇压与杀戮。而一些惹得天怒人怨的权贵,高兴也不能视若无睹,皆是以雷霆手段将其铲除,不过高兴尽量抓大放小,既笼络了民心,也震慑了其他人,倒也未产生太大的动荡。

当然,在这些事件中,自然少不了高兴麾下的影刺的影子,而拜月教也是出力不少。与拜月教开诚布公谈判后,高兴才算真正见识到了其关系之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心中震惊之余也有些庆幸。

倘若拜月教与突厥沆瀣一气,纵然高兴再自负,也实在没有信心能战胜几家联军,即便能胜,又会有多少人埋骨荒草,那他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

刚巡视了晋阳的城防回到王府,口中的热茶还未咽下,清丽绝艳的武照便翩跹而至,银铃般的声音随之响起,虽然不如武顺的声音温婉,但却是别具特色。

“小王爷,按照您的吩咐,赵护法一行百人三日前已经到了营州,想必如今已今与大贺楚才王子取得了联系。”

高兴放下茶盏,轻轻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又无奈地道:“顺儿,难道让你叫我一声姐夫很为难么?”

武顺双眸微微一凝,笼在袖中的双拳轻轻一握,旋即又放松开来道:“小王爷,范阳王高绍义已遣密使再往突厥,不知您有什么需要敝教来做的?”

第六百零四章 喜

听着武照那有些冰冷,不带分毫感情的话语,高兴端着茶盏的双手不由在空中微微一僵,他想要再劝,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化作一声低沉的叹息。

放下茶盏,高兴离座而起,负手踱步来到门前,望着院中,湛蓝的天空下,随风舞动,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烦躁的心绪才微微好转。

“高绍义想来是孤注一掷,打算卖国求荣了!不少人都等着高绍义振臂高呼,揭竿而起呢,我又怎能不满足他们最后的希望?也罢,便留给他们一线希望,暂且让高绍义逍遥一阵,看他能翻起多大的lang花!”

高兴冷笑着,声音透着一股子冷意,而那平淡的语气中则充满了对高绍义的不屑与睥睨天下的孤傲。

“这些野心家不除,对我们始终是个祸害。照儿,就麻烦你们拜月教密切监视高绍义的一举一动,只待时机成熟,便将他的爪牙一网打尽!”

望着高兴那挺拔修长的背影,武照平静冰冷的双眸不由泛起细微的波澜,眼底深处更是掠过一抹柔和的光彩,但当高兴回过神来时,她便又变作了那冰冷而严肃的模样。

“小王爷放心,敝教定不辱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