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 (第1/4页)

郑译一愣,没想到高兴如此直接,此番谈判恐怕并不容易,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笑着道:“齐国皇帝陛下,贵我两国同根同源,一向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之所以兵戎纷争,也多是听信小人谗言。战争乃世之原罪,无论胜败,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常闻齐国皇帝陛下乃仁义之君,爱民如子,如今却为何要兴兵来犯我国边境,令战火四起,百姓生灵涂炭?”

高兴轻笑道:“阁下此言差矣。自周武宇文邕起,你周国数次进犯我大齐,亡我之心不死,朕不喜征战,却也不会惧怕战争。阁下休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成王败寇,自古使然。而今你若想休战,就需要拿出诚意,否则朕可没有多少时间陪你!”

郑译的脸色很是难看,没想到高兴竟是如此霸道,没有丝毫地委婉。但形势如此,郑译也只能忍气吞声。此时的周国可以说是危机四伏,若是高兴执意征战,也许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亡国灭种。

接下来的谈判高兴没有参与,而是交给了傅伏全权负责。高兴很清楚周国的处境,不怕他们不服。十五万齐军虽然不多,但配合上那将玉璧城一面城墙化作废墟的火炮,足以威慑整个周国。

……

“皇上,您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到长安,彻底歼灭周国。以周国如今的士气,我们的兵力,胜算绝对在七成以上。”

吴三桂很是不解地看着高兴,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模样。这个模样英俊温和的少年,似乎天生就是为杀戮而生。

高兴笑笑,望着湛蓝的天空,淡淡地道:“饭总要一口口吃的。周国虽然伤了元气,但根基还在,我们若是摆出让他们灭国的姿态,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到时候我们自己就算胜了恐怕也是损失惨重。”

顿了顿,高兴又道:“何况长驱直入,很容易落入敌人的圈套。倘若突厥和陈国卷土重来,拼死一战,我们恐怕要自身难保。不要忘了,我们自己的根基并不稳固。”

还有一个原因高兴没说,那就是他不想让太多的百姓因为自己而惨死在战火之下。

吴三桂恍然,顿了顿,又问道:“皇上,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要一举解决突厥的问题?”对他来讲,最遗憾就是没有随秦琼一同前往于都斤山,亲手将突厥王旗带回来。

“非也!你要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高兴摇头道:“突厥人内乱不止,如今自顾不暇,暂时不用理会。”

吴三桂正要说话,张顺之却是行色匆匆地到来,见礼之后沉声说道:“皇上,北方契丹部传来急报,五日前高句丽出兵二十万,攻打契丹,契丹王大贺楚才传信向您求救。”

“高句丽?”高兴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一股澎湃的杀气从他身上弥漫而出,“我没有找他们,他们却敢先来惹我,很好,很好!”高兴的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其中透出的寒意让吴三桂都有些心慌。

“传秦琼来见!”

很快,一身戎装的秦琼便大步而来。数年的南征北战,秦琼身上杀伐之气愈重,也更有大将之风。

“叔宝,北方传来消息,高句丽二十万大军进犯契丹,我准备派你前去迎战,不知你意下如何?”

秦琼毫不犹豫地答道:“末将愿往。”

高兴认真而严肃地看着秦琼道:“高句丽人反复无常,阴险狡诈,迟早会是祸害,我希望你此去能彻底将之铲除,为我大齐拓土开疆!”

秦琼浑身一个机灵,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沉稳如他也不能不因为高兴的话而亢奋激动。自古以来,王侯将相,谁不希望能拓土开疆,名传千古。如今高兴却将这个重任交付于他,足见对他的信任,他如何能不兴奋?

“皇上放心,秦琼定不辜负皇上所托!”秦琼斩钉截铁地说道,就要跪下行礼,高兴却是拦住了他,“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但东北夷狄之地你还很陌生,万事小心为上,不要贪功冒进。”

“皇上放心,秦琼一定谨慎行事。”秦琼一脸感激地看着高兴。

翌日,秦琼率领三万骑兵,五万步卒,浩浩荡荡自晋阳城出发,赶往契丹。此番随他一同出征的还有鲁智深,高颖,韩擒虎,史万岁四人。

五日后,秦琼到达契丹,与大贺楚才五万大军会合,共计十三万大军一路向东北挺进,直奔高句丽而去。

高句丽本想趁着齐国与周国征战,无暇北上,突厥内乱不止的时候吞并契丹一族,哪曾想高兴根本没有打算覆灭北周,而且会派大军北上协助契丹一族。

始料不及下,高句丽无论是士卒的精锐程度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