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来还不敢乱说话的外行们立刻放心跟着附和了,一个个拍着巴掌道:“好好字啊好字”看到李貔貅的字,就连罗子衿都是不禁暗自赞叹。罗子衿是懂得赏字的,她看得出李貔貅至少浸yin在这瘦金体上十年以上的工夫,而且颇得神韵,如果这次比字的人是她,已经输了。因为罗子衿知道这写字固然天赋很重要,苦练却也很重要,但在这二者之上的就是意境。这李貔貅有一点天赋,也有不少苦练,更重要的是意境上,他本人已经成为了大渝

这李貔貅有一点天赋,也有不少苦练,更重要的是意境上,他本人已经成为了大渝市地产龙头,算是在大渝市地产行业里称了“王”。且不论这王的大小,总归是王。如此李貔貅也就能感悟到宋徽宗的那种王者姿态的一鳞片爪,写出来的字自然有了神韵。宋麟刚刚十九岁,苦练怕是不如这李貔貅了,意境上……十九岁能够感悟到什么意境?只有期待他的天赋了,罗子衿咬了咬牙,悄悄伸手握了下宋麟的手又飞快的放开。但是她的意思已经传达给了宋麟,宋麟心里一暖,知道这是罗子衿在给自己加油了。李貔貅不禁颇有自得之色,他刚刚临场发挥不错,自己都能够感觉下笔有种行云流水的流畅感。可以说是他的超水平发挥了,周围人的赞叹深得他心,唯一让他有些忐忑不安的就是两位老的都没开口。现场最具资格的两位,郑明之和谭警予。郑明之一直都是绷着张大脸,圆瞪着眼珠子的样子,好像一直都在生气。谭警予笑眯眯的,也看不出他是真高兴还是假开心。这两位没开口,李貔貅就始终放不下这颗心来。等了片刻,终于谭警予对宋麟点了点头,宋麟便走过来重新选了一支笔,李貔貅不情不愿的让到了一边,这时候现场就又安静了下来。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在心里腹诽:“这小屁孩,或许眼力也有几分,但是能写出什么好字来?”宋麟饱蘸了墨汁,他自然知道李貔貅写那几句的用意何在,但是他也知道李貔貅的败笔在哪里。走来之前,他便已经想好了写什么,于是落笔便是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出自郑燮的《竹石》,郑燮便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而此刻却也显露出了宋麟的风骨,他此时所走的路,便如同这竹枝一样,“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一刻,宋麟却是完全忘记了和李貔貅的赌约,而是整个人全身心投入到了诗的意境之中,不能自拔。

周围围观者,外行人看来却也没什么,内行者也觉得只是好而已,但唯有造诣最高者郑明之、谭警予等方能看出其妙在何处。要知道宋麟刚刚落笔的时候,郑明之眼中还闪现了一丝不屑,但是随着宋麟落笔,郑明之的神情就越来越紧绷,乃至宋麟一气呵成收笔时,郑明之不禁拍掌大叫一声:“好好好字好意境”惹得周围人都是不禁看向这位前政坛大佬,用不用这么夸张啊但也就是先后脚的,郑明之话音未落那谭警予也是大惊失色的叫了出来:“果然好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却自成一家宋麟,你这是什么书法?”宋麟不禁暗笑,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书法,其实就是他在天外天的时候抄写丹方时写的字。当然,也会不经意间就仿效了丹方上的字,那都是上古贤人们的字,自然在人间不得见。而宋麟一写就是五百年,虽然没有正经学过什么毛笔字,但是只学了那些仙人的一鳞片爪,又有五百年融会贯通和时常写字练习,想不自成一家都难啊。

不过他肯定不能这么解释啊,只能自己想了想,编了编,才开口忽悠:“我曾经学过草圣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怀素的狂草,还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临摹过……太多太多,但我学的杂,也没有专精学谁。后来写的多了,融会贯通之后,就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风格。我自己给取了个名儿,叫‘谪仙体’。”“谪仙体?”郑明之眯起大圆眼睛陶醉其中的品味道:“谪仙,就是被贬谪的仙人。你这手狂草,左驰右鹜,千变万化,极诡异变幻之能事。我认为可归纳为三个特点,第一就是狂,写起来一气呵成,始终一贯,保持着一种气势,满眼是‘意’,‘无惜是非’。第二是‘奇怪’,‘变态’。如‘游云千万朵’,变幻莫测,下笔结体,都不易捉摸。第三个特点是……‘可畏’。这可畏,不是可悦、可媚,摈弃妍美、纤弱的病态,而产生一种泰山压顶之感,观者对字,若‘逼利剑之锋芒’,感到‘肃然巍然’……果然不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