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老太君接过茶,掀起杯盖将茶叶抹开,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打量着这个传闻中刁蛮任性的邱家嫡女邱如雪,这时候看倒也算是娴静知礼,看来被休回去后,邱家还是有管教管教。

邱如墨收回双手依旧跪在地上,见老太君迟迟不言语心中不由得犯嘀咕。

“我薛家自先帝圣武皇上登基以来,便蒙受皇恩庇佑、功名显赫,已历七代,可不比小户人家,泫云乃是我薛家下代家主,如雪你既已嫁入我薛家,千万要记住我们祖宗的规距,时刻遵守,规矩自己的言行,莫要失了薛家的体面,到时薛府可容不得一个无视礼数、败坏门风的女人成为薛家的妻主。今后如雪要好好孝敬你公公、婆婆,好生伺候你的夫君泫云,善侍泫云的子女,你可知道了吗?”

薛家老太君这一番话让邱如墨哭笑不得,看来此家人深怕邱如雪进了门便闹得薛家不得安宁,进门头天便用话语敲打敲打她,让她记住规矩,记住自己的本分,很可惜,她不是邱如雪,她不会那般肆无忌惮、任意妄为。

“孙媳谨听老太君教诲,谢老太君教诲,孙媳一定铭记在心,时刻遵守。”邱如墨忙俯□磕了个头,拘礼地答道。

老太君招了招手,一旁的丫鬟忙举着一个开启的锦盒走了过来递给邱如墨,她恭敬地接了过来,看了下,里面摆放着一串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珍珠项链、一个和田玉手镯和一块观音坐莲的羊脂玉佩。

邱如墨再次磕头谢恩,将锦盒合上转交给身侧候着的迎秋,她又一一向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捧捧茶,一一耐着性子接受了训话,也就是老太君那种意思,安分守己,不要乱来,不然等着被休吧!不过也都有赏赐,大老爷和二老爷赏赐的也是些珠宝首饰,而大太太、二太太则送了些双宫绸之类的布料或是《女训》、《女四书》之类的科教性书籍。

邱如墨都默默收了下来,起了身,又与其他薛家其他人见礼。

薛家大概的亲属关系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大老爷薛逸乃是薛家当代家主,一妻两妾,正妻柳氏乃是柳家嫡女,家世也不凡,生有一子就是下代家主薛泫云,大姨太乔氏生有一子名为薛润生,二姨太张氏生有一子名为薛懿,一女名为薛雅已经出嫁。二老爷薛峰在朝为官,乃是正三品文官在吏部任职,正妻许氏,大姨太崔氏,可惜薛峰无子嗣。

邱如墨见过二爷薛润生与三爷薛懿后,得知两人都还未娶妻,不过都有纳妾。

在场的姨太与邱如墨也见了礼,她淡然地回了礼后,由丫鬟扶着坐了下来。

“听说泫云今日好些了?”老太君定神看向邱如墨,态度虽冷,但是口气倒是还算温和。

“孙媳今早起来见大爷气色好了许多,便让迎春请大夫来瞧瞧,还不知道如何。”邱如墨心里有些紧张,照实回道,心想才知道的消息,怎么这么快便传到了老太君耳里,心中不由得犯了些嘀咕。

“嗯,近些日子你便无需来请安,多多照顾泫云,他这病……哎!”老太君提及薛泫云的病情时,不由得露出一抹伤怀之色。

“我家泫云可真的好些了?”大太太有些焦心地问道。

“确实好了些,体热也退去了。”邱如墨拘礼地点了点头,柔声回道,“只是还未醒来。”

“有起色便好,我的儿呀,你可要细了心伺候泫云。”大太太一听自己的儿子病情好了些许,不由得抚胸口舒了口气,心道娶了门亲冲了冲喜倒也真是有用。

大老爷也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赞许地看向邱如墨,心道这儿媳虽然名声在外不怎么好,倒是自己儿子的贵人。

老太君自然喜上眉梢,唤人去问大夫的话,倒是乔姨太与张姨太表情有些微妙,虽然附和着说些好话,倒是脸色不怎么好,时不时瞟过来的那视线却也有种别样的意味。

二爷和三爷倒是和气地和邱如墨询问大爷的病情,她也一一作答。

薛懿看了这嫂嫂贤良淑德,倒觉得传闻有点言不其实,不由得对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嫂嫂生出一抹好感来。

二爷性子冷了些,只比大爷小了两岁,今年二十四,整个人给她有种冷冰冰的感觉,看她的眼神都让她有些慎得慌。

又唠了些家常后,下去问话的人也回来,老太君听那人回话,不由得笑颜逐开,欢喜地叹道:“好呀,这一门亲事倒是许对了!行了,你也不用在这伺候了,最近几日你也不需要请安了,回屋照顾泫云去吧。”

“是。”邱如墨向老太君和大老爷他们见了礼后,便随着迎秋回了屋,进了见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