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和两大公司的盟约打下了一个无人敢触犯的幕后原因。当然,魅影不插手两间公司的运作,萧然的控制是成立在大局上,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上的。

会议结束之后,三大巨头追上了萧然,在电梯里杨奇他们很有默契的望了一眼,这才问:“阿然,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萧然瞥了一眼笑得很诡异的三,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是指如何在大陆发展的事,他忍不住浅笑道:“很简单,在香港怎么做,就在内地怎么做,只要政策允许。”

在三人怔着之时,萧然哈哈大笑着离开了电梯。不要看他现在笑得很愉快,心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大陆对港产片的支持绝对不仅局限在市场上,而且在题材上也绝对是一个突破。

换作两年前,这件事他一定找魏东灵商量,可现在魏东灵处理的都是更重要的业务,哪有时间管电影。现在主管电影的就是萧然,亦是他自己擅长的专业,在这方面他才能够发挥能力。

回到家里,萧涵还没回来,这让萧然松了一口气,他可不希望自己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被打扰。在阳台上,萧然躺在古色古香的藤制椅子上,看着房子周围的绿荫,享受着海风的吹拂,陷入了沉思当中。

题材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纵观港片历史向来少有科幻题材以及历史题材的影片,战争片更是不存在,或许《喋血街头》勉强可算是香港唯一的战争片了。

可是,香港编剧乃至香港导演等电影人绝对不擅长创作那种场面非常庞大的影片。导演等还好说,毕竟可以培养的,而且也不是个个都不能驾驭大场面。

问题的中心在于,香港编剧恐怕十有八九写不了那一类很大气的题材,无论是历史还是战争等题材。这不在于人才的素质不够,而是在于香港自身的地理以及心态等原因。

港人看不起内地,可也不喜欢英国人,很有自我的感觉。让他们来写历史和战争,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可是,没有剧本,就没有一切。萧然想,他或许得想个办法在内地弄些出色的编剧人材了。

此去北京,他最大的收获之一不再于魏东灵派去的那个助手所敲定的买卖,而是在于亲口得到了首长的保证。首长向他保证,待九七之后,港产片就能够得到国产片的任何待遇。

而且,由首长的语气来看,显然是把香港电影视为华语电影的先行者。这绝对是个好讯号,这就证明萧然以前的猜测没错,政府的确一直都打算扶持港产片的,只是极可能因为香港电影界屡次利用影片来攻击大陆,而且故意抹黑之后才决定抹杀掉的。

其实这没什么可证明的,把香港电影拉拢在手上,对内地政府来说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事。除此以外,萧然认为尤其关键的在于审查制度,首长承诺审查制度一定逐渐开放,给电影界一个自由宽松的创造空间。

一直以来萧然都认为开放审查制度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陆对这类喉舌的控制便是以电影局和审查制度来控制,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首长果然不愧是建国后除了主席和总理以外唯一称得上伟人的国家领袖,在绝对对审查制度的残害有深刻认识的萧然的详细讲解之下,首长很快便认同了萧然的意见。

那就是,电影商业化是必然的,也是唯一能够产生竞争力的方法。既然要商业化,创作空间绝对需要宽松。首长承诺,在九七之后,审查制度将会基本开放出来,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效用。

当然,这同样是有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可以攻击党和国家。纵然如此,这已经让萧然兴奋极了。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担心创作力被勒杀了。而且,首长同意以香港作为华语电影的基地和尖兵,并且给出一些政策优惠,这次进京的收获绝对是他最大。

九七,他开始期待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了!不过,在这之前,他想检讨一下自己究竟在之前做错了什么。第一,他显然小看了好莱坞电影,现在尽管港片在东南亚占了主要地位,可一样没能够彻底撼动好莱坞的存在地位。与好莱坞的未来战争,他想自己需要重新构想。

第二,他太保守了。魅影放着数以百亿计的现金不做投资,这实在是个愚蠢的想法。这点魏东灵以前亦跟他谈过,可萧然却清楚不少公司都是因为扩张太快以及资金短缺才崩塌的,所以拒绝了大量投资。这一点,他想一定能够有改进的。

第三就是他半垄断香港影坛之后,纵然在对朋友时依然如故,可是在对待其他电影公司时不免有些霸道骄横了。仁不可平天下,却绝对不可或缺。以前因为需要奠定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