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抢镅У降木�小���低罚�

萧然不敢说自己是在慢镜头运用上是理解最深的,可绝对是目前港片影坛里除了吴雨森之外最擅长的导演。在慢镜头上,他欣赏的其实不止是吴雨森,还有黄精蒲。

黄精蒲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锐导演,此人凭着《福伯》这部绝对是佳作上位,被曾之伟提拔做了《江湖》的导演。在该片里,处处可见黄精蒲对王佳卫作品里那种镜头感的模仿,而且在慢动作方面相当有一手。

到了《阿嫂》就更是了不起,这次他抛弃了对王佳卫的模仿,而是在慢动作上愈发的控制得当。这部《阿嫂》是一部黑帮片,可是骨子里却是纯真和欢乐,尽管有哀伤,可最终仍然是纯洁的快乐。

黑帮的残暴和勾心斗角与少女的纯洁本该是不相融的,可是黄精蒲竟然能够让这一切融合在一起,让人在结局处细细体验那种感动,实在是非常犀利。在这其中,小黄对慢镜头的操纵绝对功在至伟,若没有慢镜头来缓冲黑帮的元素,那只怕全片是难以做到这种平衡的。

在《阿嫂》这片里,黄精蒲对慢镜头的运用简直到了近乎迷恋的程度,而且凭着这若干慢镜头成功的制造出相当具有江湖味道的浪漫主义风格。实在是了不起,萧然对十多年后才出现的这个青年导演佩服极了。

萧然在这方面的运用倒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他不需要凭着镜头感来制造浪漫了,美术和画面已经让这得到了体现。他运用慢动作是为了突出这种赛车中的极速,那种超越风,快过电的错觉。

操作上不困难,难的是在时机上的选择。萧然选择了过其中两个弯道时运用这种手法。既然这种手法很好,为什么不多用?萧然很清楚,任何再巧妙的手法,一旦重复的次数太多,或者选择的时机不够恰当,能够造成的往往都是反效果。

两辆车一前一后紧贴着,来到一个弯道之时,前者猛然来了个九十度的转弯。就在这时慢镜头出现,画面陡然分割成两个画面,一是金成武,一是吴振宇。

两人的神色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前方,在这瞬间,一切物品的运行速度仿佛都慢了下来,可是偏偏却没有给人慢或者软弱的感觉,反而让人更觉得激烈。两个车手各自的动作在分割画面里非常清晰,汽车紧逼的轨迹以慢动作呈现出来,让这种大幅度高速过弯变得惊心动魄。

就是这样,在动与静的强烈对比里,这快过风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给人的视觉刺激越来越过瘾。萧然固然很愉快,可他还是觉得很遗憾。这片子他特地指定郑昭强来做摄影,而且加上最擅长的捕捉运动状态镜头江澜,本来他以为可以让动静之间的感觉发挥到极限的。

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失败了,郑昭强还不是未来那个顶尖摄影师,江澜亦不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唯一幸运的是,两人在某些方面还是做到了互补。可萧然一直认为,现在的镜头根本算不上捕捉动与静之间那种最顶尖的镜头,若是能够达到最好,那单凭这一个镜头便可稳为经典了。

在最后一组过弯道的镜头里,萧然依然用了画面分割和慢镜头,只不过上次是上下分割,而这次是左右分割,努力制造花样。不过,他没有让分割画面喧宾夺主,而是让主画面以惊心动魄的态度记录下金成武超越吴振宇的轨迹。

而真正的高潮亦在这一刻诞生,因为之前提过如果谁能够在过这个弯之后领先,就等于是赢了。当人们都以为经过了大高潮之时,真正的高潮到了。

吴振宇驾驶的汽车被金成武一超之下,顿时情不自禁的失控撞在路边大树上,生生撞得凌空竖立倒飞起至少四五米高。这才轰然坠落在地面上,这个变故吓坏了所有的观众,让那颗本来放得很安稳的心脏再次提到了嗓子口上。

金成武驾驶着汽车回来,幸运之下,吴振宇没被摔死。刚被金成武救出来,他便软弱无力的骂了一句,这才承认了金成武的胜利。继而,两人流露出会心的笑,是车手彼此惺惺相惜的笑。

这一次,观众们终于才喘过这口气来,全都站立起来向后排的主创人员表示了敬意,绝对的热烈得能够掀掉戏院盖子的掌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化作了一种暖流和骄傲以及自豪。

萧然扫过向宝他们的神色,不禁微微笑了,他当初一样是有同样的感觉。不过,他现在更享受的是那种操纵的感觉,他知道自己在一百一十分钟里操纵了每个观众的情绪。

知道什么叫做迷恋吗?这就是迷恋,萧然迷恋这种滋味,他知道这才是他想要的。当他想象到自己以创造力让人们记忆里永远都留下这个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