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 (第1/4页)

“也算我一份!”没有想到万知章也来凑热闹,这更让大家喜出望外!

这些军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高位文官来和他们称兄道弟。

众人心中感动,对万知章就是一个抱拳礼,同声高呼:“拜见大哥!”

连赵忠襄都夹在了其中。他也没有想到这位兄弟这么给力。

既然大家兄弟见面一家亲,喝喝酒,吃吃饭还是必要的,于是,为鸿门宴准备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蜂拥而上,大家立刻就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这可是难得的兄弟增加感情的机会,席间大家决定结拜为异姓兄弟。

虽然没有什么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一类的誓词,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却是大家一致的心愿。

论资排辈的时候,非常巧合,万知章年龄最大,久等了大哥;赵忠襄却是最小,只好当所有人的小弟。

然后大家一起,敬了大哥一杯;赵忠襄既然最小,就端起一杯酒,敬所有的大哥。

大家这样热闹,固然是为了庆祝结拜,也是为了完成事先的安排,把这些军官拖在这里,免得另生变故。

酒足饭饱,有的比较心细的把总就提问道:“大哥、小弟,我们既然已经弃暗投明,归顺了天国,下一步是不是要把我们各自的军队和地盘交给天军?到底该怎么做,大哥、小弟说了算!”

这句话提醒了赵忠襄,既然这里已经完成,看样子除了三个已经死的,其他人已经死心塌地地归附,如果让他们去把其他人也带来投降,是否就不用开战了?

事前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变化,现在这个结果,和计划有比较大不同,至少我要汇报一下,即使不改变后面的做法,也要让他们知道。

赵忠襄谢了提意见的大哥,说他会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稍后给出具体回复。

于是,他和万知章耳语了一番,说了自己的想法,万知章非常赞同,让他去灵活安排。然后和各位大哥告退,说去去就回。

赵忠襄到了另一个房间,利用新得到的通话器,找到丁光晔,把这里的情况作了汇报,尤其是说所有各州县的都有人归降。

那三个被杀的分属三个县。他们三个人之外。还有其他人,来自同一个清兵军营。

丁光晔正在一边完成最后的军事部署,一边焦急地等待鸿门宴的结局,听到那些人基本上都投降了。这个变化太大。

虽然他可以决定让这些人回去。带领他们的属下投降。但是她觉得还是找麦轲请示一下为好。

另外,如果等那些人按部就班地回去,也实在是太花时间。这个需要麦轲的帮助。

丁光晔首先祝贺他们取得的成就,也表扬了赵忠襄想得周到,办事谨慎,然后告诉他,他需要向战役的总指挥报告,是否改变计划,由他们来定。

说完,就和麦轲通了话,转告了相关的情况。

麦轲一听,觉得事关重大,立刻决定他亲自过来,现场办公。

这次他不是飞过来的,而是使用了灵犀一动。

不但自己过来,还把他的卫队也带了过来,空中指挥所,也从云豹背上搬走,去了东方明珠塔,成为一个永久的设备。

除 了自己的卫队,麦轲还征调了原素营的精英,水、火、木、气,每营来了一千人。

虽然调人移动这段时间不长,麦轲已经打定主意,就让那些归顺的人回去。

这样既是信任他们,又是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值得信仰。

因为天国的事业,来日方长,值得信任这是一个基础,不在这个时候打好,将来也必然出问题。

现在这个机会太难得,在一切还不是那么肯定、那么顺利的时候,经得起考验,才是真实的。

考验归考验,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控制,不能把主动权交给他们手里。

如果让他们任意而行,万一他们心怀叵测,口是心非,不但会把兄弟们以前的努力浪费,还会给天国的事业造成损失!

如果就是耽误一些时间,经济上受些损失,还能承受;但是万一造成了人员牺牲,就不能容忍了。

于是,麦轲做好了另一手准备。

这一手就是派出一个特遣小组,跟着这个人回去。

如果他是真心实意的归附,回去以后认真为天国办事,这个特遣小组,肯定是他绝大的助力。

倘若他阳奉阴违,欲危害天国,这个特遣小组,就是它的催命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