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 (第1/4页)

郭松焘对这些都不是很懂,但是好在他能挺却别人的意见,因此,这次权利转手,顺利异常!

半个小时以后,所有军人都按时归队,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实际上他们把这一百两带回家,他们都受到了妻子儿女,其他家人英雄般的欢迎,很是威风了一把!

也难怪他们高兴,当时五两银子,就够五口之家度过一年了,而且可以过上小康生活!

现在他们都准备好立更大的功劳,获得更大奖赏,让家人欢心。

大家士气高涨,行军速度也快,本来两个小时的路程,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也幸亏这些援军提前赶到,不然他们就只能为曾国荃等人收尸了!

曾国荃一看来了人,多半是救兵,但又不是自己期待的王大良总兵,而是郭姓将军,而自己认识的人中,只有帮助大哥的郭松焘!

难道是郭大哥亲自来了?

这可太喜出望外了!

着郭大哥可是曾国荃少数能够佩服的能人之一,不但人品非常出色。正义感非常强,而且实惠超群,尤其是分辨事物,识别人才非常厉害!

他来救我,成功的希望就大多了!

不知道为什么王文良没有来,发而郭大哥来,但是看那些骑兵却是王大良的属下。

不管了,先突围了再说!

于是,就向东方靠拢。

麦轲从最初的出于意料之外,很快地平复下来。同时也大举来人进行了观察。

他的那套综合仪器自然有远视功能。很清楚地看到一员儒将稳稳地骑在马上,从山冈上疾驰而来。

簇拥着的骑兵应该有四千出头,看样子士气高涨,颇有战斗力!

认标旗上的那个郭字。很快地就燃麦轲知道。这一定是曾国藩的得力助手郭松焘!

郭松焘出现在这里。再一次让麦轲出乎意料!

因为历史上,郭嵩焘一直是幕僚身份,却很少独当一面。尤其是在军事上,似乎从来没有独立领过军。

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这个人物也发生个角色转变?

如果说清楚末年麦轲佩服的人,林则徐和郭松焘当之无愧了。

林则徐的出色之处在于他抵御外辱,虎门销烟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名声。

而郭松焘就不同了,他甚至没有林则徐那样的名声,也没有那么高的官位,尤其是在他的仕途上,他虽然时时受到有力人物的举荐,却从来没有仕途得意过,甚至连皇帝的赏识和支持,都没有能让他走远。

麦轲给他作为分析,然后给了他把自评语:才比天高,不合潮流。

比如说,满清一代,贪污成了正常的官府活动,可是,郭松焘却偏偏取反贪污,捉拿贪官。

可见,他是与整个潮流作对;与潮流作对,实际上是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比如有一次郭嵩焘又奉命前往盐台等处海口查办隐匿侵吞贸易税收情况,虽然他无“钦差”之名,但所到之地大小官员都知道他是皇上亲派检查财务税收的大员,因此对他的接待格外隆重,并都备有厚礼。

一般人这个时候,无不秉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原则,大肆搜刮一番;比较本分的,收下别人送上门来的礼物总是可以的吧?

可是郭松焘偏不!

他依然故我,按照他向来清廉方正,严于律己的做法,规定“不住公馆,不受饮食”,更不受礼。

他的随行人员因不能发财而怨气十足,那些地方官也尴尬不满,因为他破坏了官场**已久的“游戏规则”。到杉东沿海各县后,他认真查账,发现从县官到普通差役几乎人人贪污税款,贿赂公行,而且税外勒索严重惊人,超过正税四倍之多。

他立即采取种种有力措施整顿税务,堵塞漏洞,并设局抽厘。

这些措施严重侵犯了当地大小官吏的利益,他们自然极为怨恨。

而设局抽厘又增加了新的名目,因为在政治严重**的情况下,新任厘局绅董也一样贪婪。结果厘局刚成立不久,就发生了府山县商民怒捣厘局,打死新任绅董的骚乱。

尽管如此,这次税务整顿仍然大有成效,查整了一批贪官污吏,增加了政府税收。

但郭嵩焘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自以为有功于朝廷的时候,突得朝廷以他在山东查办贸易不妥、交部议处的通知。

这中间固然由于他迂气十足,在处理杉东沿海税务时却与杉东巡抚文煜少有沟通协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