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部分 (第1/4页)

蛇三又一次担任这支队伍的长官。

李小龙已经看到这个局面,也抖擞精神,准备打破敌人的封锁,一鼓作气。最后歼灭敌人!

两军又一次决一死战!

突然,拐角处,一杆大旗迎风飘出,上书三个大字——老小子!

其他的天军来不及援助,惊怒交加之下。冲杀过去,想为自己的营长报仇!

没想到,敌军个个都是硬手,将不是对手,兵也占不到便宜!

而那两名杀死营长的敌军将领,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哪里打得激烈就到哪里支援,把攻击得比较凶猛的天军将士斩杀。

本来也是武功不错的天军士兵,竟然没有一合之将!

大家这才知道,那两个营长被杀不是偶然。

麦轲见势头不好,立刻加派了两个营上去支援,同时,从卫队中派出两位丄人,专门 对付那两员厉害的敌将。

援兵上去以后,原来的天军才被从敌军的包围中解救出来,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两位丄人也和敌将交了手,没有想到的是,也只战了个平局!

只是因为天军人多,敌军才撤了回去。

二员敌将在后队掩护,撤退进行的井然有序。

麦轲心知遇到了劲敌,立即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向北建立枢纽战线,另一路留下来,解决敌人。

麦轲对股敌人的情况作了一些了解,知道这个城市叫做大庸,是一个州府所在,有两胁清兵。

但是,今天来攻击的不是清兵正规部队,而是当地的团练!

也就是说,麦轲想要占领湘西,终于和当地最强大的势力发生了直接的冲突!

他今天遇到的这个团练,也是曾国藩提前办团练的一个结果,而他们的根基却早就建立起来了!

这个团练使当地最大家族主导下成立起来的,就是张氏家族。

张氏家族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可见张良是智慧型的军师人物。

是不是和历史吻合,没有人知道,但是这张家却一直把张良墓保持在祖坟中。

张家大发展是在明代,张家出了武将,因功受封,大片山林都成了张家的产业,形成了大片专属张家的区域。

满清灭明以后,张家偃旗息鼓,执行韬晦之计,多年没有动静,但是暗中却一直养精蓄锐,直等到曾国藩倡导团练。

当代家主张天赐认定这是张家再起的机会,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了一个由三千人的团练,由他的三个儿子主导。

其中长子张龙,继承了他的军师角色。担任团练的军师,兼任中军团长。

其次和三次,张虎、张豹分别担任军和右军团长。

今天的袭击天军,就是这哥儿三个的合作成功。

首次与天军正面战斗,就取得了杀死二名军官、士兵几十人的战绩,可见这个团练武装颇有战力。

张虎、张豹有点飘飘然。说天军也不过如此。

“不得胡说!”大哥张龙喝道,“这是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才有了这个结果;天军如果重视起来,我们就难以对抗的!比如,后面你们遇到的那两个人,你们能杀了他们吗?”

两个武人想了想,只好诚实地说:“不能!”实际上他们对上这种水平的敌人,只有招架之功。

“估计天军下一步就要找上门来!我们赶紧去和家主商量下一步的对敌。”张龙在大事上都是依靠当家主的父亲作拿主意。

在大庸州衙内,三个人正在聚谈。一位是知州文佐,一位是总兵赵猛,还有一位就是张家现任家主张天赐了。

三人正在议论 张家派兵袭击天军一事。

“这是犬子龙儿的主意,草民觉得早晚也拖不过去,就同意了。草民来见两位大人,就是通报一些这个情况,一切责任自然有草民独自承担。”张天赐说。见到二位军政大员,目中颇有责怪之意。赶紧解释;尤其是表示自己来承担所有责任。

见到张天赐这样说,两个人脸色好了许多。

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官场就是这样,头等大事就是逃避责任。

而逃避责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作事!

因为做起事情特别费劲不说,即使做好,也要凭空惹出麻烦来!

文佐担忧地说:“如果龙儿贤侄得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