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匝芯恐谢勾嬖诰薮蟮牟罹唷�

1995年,即谭邦杰从WWF争得华南虎“紧急援助”的第10年,华南虎被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优先行动计划。《中国拯救华南虎行动计划》到2000年才出台。与这些计划的姗姗步伐相比较,是华南虎消失的脚步,中国境内已看不到纯正的野生华南虎了。

>> 谭邦杰在书房阅读。翻拍/杨东晓

>> 谭邦杰手稿,《虎年谈虎的保护》。翻拍/杨东晓

>> 图表:虎之生死状。图/CFP

>> 198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世界老虎会议上的谭邦杰,他手指的地方是中国华南地区。翻拍/杨东晓

>> 2010年6月10日,饲养员将东北虎虎崽抱出笼晒太阳。图/CFP

华南虎的命运:终结与传说(1)

本刊记者┃何书彬

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法条和政策上的保护并没有改变华南虎的现实命运,它们不但没有迎来生机,反而一步步走向了灭绝,最终成为了“像龙和凤凰”一样的传说。

华南虎终于等来了“*”。

1973年5月,《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后,华南虎被定为国家第三类保护动物。在这个《条例》里,华南虎摆脱了“害兽”身份,不再是过去林业部门“鼓励猎民以根除四害的精神,大力捕杀”的对象。

但是《条例》并没有完全禁止捕杀华南虎,而是规定可以“控制猎取”,“每年猎取多少,在保证资源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安排。”

看起来,野生华南虎似乎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民围剿”的绝境中突围了,但是接下来的现实却是异常残酷,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法条和政策上的保护并没有改变华南虎的现实命运,它们一步步走向了灭绝,最终成为了一种传说。

■ 一线生机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保护老虎这一带有野性之美的物种,日渐成为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的热门议题。

1962年,以《寂静的春天》出版为标志,现代环保运动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在此之前,世界各国的公共政策中,都无“环保”这一款项。

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的工业污染事件和野生动植物灭绝事件,促成了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处于“*”期间的中国,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派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国代表们在这次会议上的感受主要是“震撼”——在此之前,中国人的脑子里从来没有“环保”这个概念。不仅仅如此,当时的中国人还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现象,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能破坏生态的。

从斯德哥尔摩归国后,中国代表们在向各方汇报情况时,大多讲的也都是他们如何在国际会议上“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顺带提到了“环保”这个新型的概念。

尽管如此,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在中国艰难地起步了。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而这个时候,华南虎已经濒临灭绝了。

也是在这一时期,印度等国家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护虎行动”。

1972年,一项针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老虎保护项目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响应下开始实施,时任印度总理的甘地夫人最先接受了这项计划,并在24小时内建立了一个直接向她汇报的老虎保护专责小组。

接下来,在甘地夫人的倡导下,印度的老虎保护区数量和面积都不断增加;同时,甘地夫人对各邦政府施加了强大压力,以保证法律的实施,这些做法使得印度的老虎数量逐渐回升。

在中国,政府对华南虎的保护政策也不断提升。

1977年3月25日,当时的农林部颁发文件,提出把东北虎列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把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列为第二类保护动物。依照动物保护人士的话来说,这一次,华南虎从“黑名单”跳进了“红名单”,不再属于猎杀对象。

1979年,林业部再次提升华南虎的受保护级别,将之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明文禁止猎杀华南虎。

看起来,绝境中的华南虎似乎获得了一线生机,并且有了种群恢复的希望。

■ 现实遭遇

在不断升级的保护政策之外,华南虎在现实中的境遇如何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学者刘振河、袁喜才在上个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