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账查得很顺利,邓可立他们不但没有制造什么障碍,而且总是想方设法的满足王昆他们的要求。

转眼间,二天过去了,什么发现也没有。

“难道真是我判断错了?”王昆开始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

又查了一天,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王昆有了撤的想法。 。。

惊天税案(6)

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

第四天,王昆在举报箱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只写四个字,力远陈菲。力远就是力远公司,那陈菲一定是一个人的名字了,那这个陈菲是谁呢,她和力远偷税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防止打草惊蛇,王昆先是派人对力远的人事情况进行了一次外围调查。调查发现,陈菲只是力远的一名普通文员,在力远工作了半年,后来因为结婚,就辞职随丈夫到广州发展去了。

一名普通文员会和这件事扯上关系吗?这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但是,若一点关系没有,纸条上为什么又会写着她的名字呢?那个送个字条的人究竟又有什么目的呢?为什么不把事情说得更清楚只写这么四个字呢,是不敢写,还是不便写?

要解开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看来只有找到这个叫陈菲的女孩了。但是,没有陈菲的具体地址,广州又这么大,上哪去找呢?王昆犯难了。

王昆又开始了调查。

据力远的一名员工介绍,陈菲不是东江本地人,在东江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力远工作时是与人合租的,至于具体地点,和谁合租就没人知道了。

东江由于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东江的外来人口也与日俱增,外来人口租房的需求也就一下子增长了许多,针对外来人口租房一要离工业园近,二要价格便宜的特点,不少人就在工业园附近专职做起了房屋出租的生意。在力远公司所在的工业园附近,就有大片的出租房出租。

王昆花了两天的时间走访这片出租房的住户,最后终于找到了与陈菲同租的那个女孩,那个女孩是陈菲的老乡,自陈菲结婚去广州后俩人还时常有联系。从女孩口中,王昆得到了陈菲在广州的住址。

事不宜迟,王昆连夜只身登上了由东江发往广州的火车。按理说,像这种事情王昆完全可以派下属去做的,没必要他这个局长亲力亲为。确实,不仅去广州没必要他亲力亲为,就是调查力远,找与陈菲同租的女孩,这些事他都可以叫别人做,而且一样能做好。可王昆有他自己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力远公司很特殊,在没确定力远公司有问题前,他得多从保护力远,保护朋友的角度去作调查。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想了。到头来,即便力远没问题,负面影响也会很大。这可不是他王昆所愿意看到的。若真如此,他可就是东江的罪人,朋友的罪人了。

在广州找陈菲倒没花什么周折,到广州的第二天就找到了,但要陈菲开口,却让王昆费了不少神。不管王昆怎么问,陈菲就是说她不知道,“我只是力远的一名普通文员,怎么会知道这种事情呢?”

王昆道理说了一箩筐,陈菲还是不愿说,不过当她听王昆讲了他和邓成军之间的故事后,陈菲松了口气,说,王局长,您让我再想想吧,明天准给您一个答复。 。 想看书来

惊天税案(7)

第二天,陈菲一大早就给王昆打来电话,约王昆见面,见面后,陈菲说出了她离开力远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因为结婚而离开力远的,其实不是。”陈菲给王昆倒了杯水,继续说道,“我是一年前到力远上班的,在办公室接接电话,发发传真,打打字,搞搞接待什么的,至于公司业务上的事很少接触。您可能不知道,我那个办公室和邓总、闻总的办公室是分开的,就相当于你们政府机关的政府办公室一样,起个上传下达的作用。”

“公司的大部分的资料都是到我这里打印复印,但是比较重要的就不会到我这里了,有时在邓总办公室,有时在闻总办公室,有时也在财务部赵晓那里。可是有一次,赵晓把资料送到我这来了,要我把资料输入电脑后存到她的磁盘里。那是力远电子公司的一份月报表。我很纳闷,因为像这种大工程的财务资料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打的,虽心存疑问,不过我也没敢问。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邓总和闻总办公室的电脑都中了病毒,系统瘫痪了。而巧的是,那天财务部的电脑的显示屏因为花屏也拿去修了。我那的电脑没接宽带,所以也就没中毒。邓总急着要那份资料,赵晓就就把资料拿我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