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事情既然都发展到这关键的地步上,我也不就瞒你了,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局中的变数依然在我的预料之中,你看我可像是那种自蹈死路之人?你去外面将兄弟们解散了。回来我再与你细说。”

见宝玉这般坚持,神情也依然若素日里那般从容恬淡,吴用心里虽然大惑不解,还是依言而行,对外面早已等得不耐烦,磨刀霍霍的那干凶神恶煞言说明取消行动。一切听候公子的指示。李逵等人本以为可以大开杀戒,如今自是大失所望,无奈宝玉向来便讲究的是军令如山,也只得泱泱散去。

待吴用回来以后,宝玉却对今日早朝的详细情形极是关注,忙于询问。吴用虽然心急如焚,但也只得暗自忍耐,将自索伦口中得来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转述了出来。

宝玉默默的听着,也不说话,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脑海中仔细分析。尤其是安明辉的上奏与雍正所说的话,更叫吴用连续重复了三次!

宝玉沉吟了良久,面上的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若是不知内情的人在旁,一定无法将面前这个神采飞扬,精神焕发的英俊少年与两日后便要被判极刑的死囚联想起来!吴用在旁边忍耐了半晌,之前还惟恐打断了宝玉的思绪,后来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焦切,出言询道:

“公子…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您还有什么要我去准备的?”

宝玉霍然起身,修长的身躯挺得笔直,浑身上下流露出一种朝气蓬勃的强大自信。仅仅是这一个简单起身的动作,也感染得旁边的吴用的信心似乎都充足了起来。宝玉看着吴用,嘴角旁露出一抹莫测高深的笑意。

“问得好,不过我先要问你,你可想明白了为什么安胖子在退朝时会吓得那般心惊胆颤?”

通过与宝玉的接触,吴用也慢慢的冷静沉着了下来,他沉吟了半晌道:

“此人的心计实在不容小窥,他的那番上奏,看似在褒扬公子的战功,其实他的深意却是在暗地里讽刺朝廷中太过胆小,实力薄弱到了已经到了连一个人不敢杀的地步。在这种局面上,皇上若不颁下处死公子的圣旨,似乎便在示人以弱一样。我想,他的惶恐便是因为他的上奏太过尖刻,以至于无形中触伤了雍正的颜面。”

宝玉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有若针尖一般锐利的凝聚了起来。

“这只不过是很次要的一点。在我看来,安胖子最畏惧的,便是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弹劾我的过程中,他所说的话,竟然将皇帝的心事摸透得**不离十!”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对于一个登上了天下权力最高峰的男人来说,最忌讳的便是被手下的大臣摸得一清二楚!领袖们或是常常大喜大怒,喜怒无常,或是不动声色,谈笑杀人,便是要人讳莫若深,莫测高深,因而产生敬畏!”

“一个性情被完全摸透了的人,自然就失去了神秘,也失去了威严。”

“安胖子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确成功的用言语将雍正挤兑得不得不下旨意杀我——因为不杀我,便显示出了朝廷的羸弱,但是——”

宝玉忽然笑得似条自信的狐狸。

“你若是皇帝,忽然发现自己心中所思的被一个年轻自己好几十岁的人一口道破得明明白白,你会怎样做?”

第三十一章 谋划

欲速,

则不达。

这是句老话,而老话能够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自然也有他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安明辉不急着那么要想一锤定音…

如果雍正不那么举棋不定…

如果宝玉不是那么大胆的将自己置身于这个死局当中…

那么这一切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所谓一子落错,满盘尽墨,安明辉行错了这一步棋,那么便要付出代价。

宝玉嘴角依然挂着自信的笑意,修长洁白的手指缓缓的在桌面上敲击着,然而一股强烈的斗志和杀意却从他的身上升腾起来。

宝玉的目光忽然闪动,一字一句的道:

“先生务必在今夜一更之前,率领典韦李逵,会同焦大,去城西客栈天字第六号房的夹墙里,取出一个以油纸包裹的物事,于三更时分交到徐达元帅手上!此事事关重大,又必须做得隐秘非常,才能起到奇效。一切临场机变安排,都由你全权作主。”

说着,宝玉解开腰畔的一枚玉佩递给吴用,以作信物。吴用自知此事定乃宝玉预先设定下的伏着,恭恭敬敬的躬身接将过来。因为心情激动的原因,以至于双手都有些发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