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鸦雀无声之下暗流涌动着的是难以尽述的杀机!谁也不敢先发制人,在这种情况下,先行发动的只会变被动!有的事并不是做了就完了,还必须得面对做完以后所引发的庞大后果!

第八十二章 使者

武力的作用通常是威慑大过真的动手较量,就算是再好勇斗狠的人,也绝对不会对每一个看不过眼的人都出手。

这种原则通用于个人,团体,乃至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

如今对峙着的三方,弘毅,弘兴兄弟与弘栎显然陷入了僵持。他们都有着庞大的势力,可是连宝玉也难以判断出谁是真的想出手,谁又是在虚与委蛇,混水摸鱼。二皇子弘毅诚然不想放过能够趁乱除去劲敌六皇子的大好时间,奈何旁边还有个十四皇子在旁伺机而动!

他自然明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道理,他自然只愿做得利的渔人而绝非鹬蚌。奈何弘兴与弘栎也均是抱着此等想法。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人均抱定了后发制人的念头,所谓机会稍纵即逝,这场对峙的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

站出来的制止了这场闹剧的也是一个年轻人。

一个无疑比起海易兄弟,宝玉更是炙手可热的年轻人。

纳兰容若。

他依然是那副文秀中流露出一种高贵之气的模样,只是眉宇间平添了几分忧悒,而这忧悒在阳光下分外的被渲染得浓重。他站到三方对峙的场中,淡淡道:

“今日乃是皇上高兴的日子,各位阿哥还是分头散了吧?”

三人望了望停在纳兰身后两排神情凝肃的大内侍卫,再看看数丈外的那顶略旧的黄绸大轿,连最是胆大妄为的弘丰也似耗子见了猫。只是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也就乖乖的依言而行。

而自打纳兰一现身,宝玉已经猜出了轿中人的身份,整个大清王朝能有这种威势的,除了皇帝之外,不是允祥还能是谁?因他与纳兰是旧识,等人群大部散去后,宝玉行了上去笑道:

“多亏纳兰兄及时赶到,将这场事情消弭于无形,当真是功德无量啊。”

用的是半闲谈半开玩笑的口吻。岂知纳兰只是淡漠的点了点头,冷冷道:

“若不是你纵容下属,又怎会惹出这许多事来?”

此话一出。宝玉忽然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就仿佛是明明是朗朗的晴空中却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骤雨一般。他静静地望了纳兰一会儿,忽然说了三个字,这三个字也是一个人的名字:

“苏小小。”

这三个字说得极小声,只有纳兰才听得到,后者漠然的眼底忽然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悲哀。他缓缓转身,眼神奇特,望着宝玉道:

“你还有脸在我面前提起她?”

他虽然只说了这寥寥几个字,但是任谁也听得出其中包藏的那种心怀激荡的伤楚。宝玉定了定冷峻地道:

“你可知道…”

“她是大罗教圣女!”

后面那句却是纳兰打断他的话断然补充上去的。宝玉抿了抿唇,他这个时候才发觉要说服一个陷溺入情网的人绝对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

纳兰忽然平定了情绪,他要平定情绪的时候,本来波澜起伏的情绪,就突然平定了下来,要使自身在感情的波涛中平静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他做得是那样般的决然与毅然。

“贾二公子,下官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多陪了,后会有期。”

纳兰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官场上惯有的低语,他又回复到那种彬彬有礼的世家子弟的模样,在谦和中带了一种高贵的矜持。宝玉看着他消失的背景,不禁苦笑。

…也惟有苦笑。

毕竟谁都不愿意多上一个纳兰这样一般的敌人。

随着大队人马的缓缓行进,宝玉胯下的马儿还是慢慢地迈出了城。只见柔和平静的青色山峦在野外悠然的起伏着,远处有炊烟淡淡,眼前近郊野是一片菜花,在平野间点缀着鲜黄与嫩绿。

黄和绿,那么鲜嫩得引发起人的占有**的自然颜色,衬和着白蝶翩翩其间,洋溢着多少人的辛勤耕耘人情物意,这人工造出的春色背景着起伏的山峦,天然与人力形成了和谐的默契,分外烘托得连这个季节都生机勃勃起来。

宝玉微眯着眼,任马儿随波逐流的跟随着人潮一紧一慢的行着,反正胯下的马儿乃是礼部精选出来给官员乘坐的,早就被调教得没了野性,目的是取其驯顺。宝玉此时的心头忽然转过一个激昂的念头:

“要是自己之前在那三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