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百代公司对于这一次的合作非常重视,经理张常福亲自迎接,他们还专门邀请了上海最好的乐团前来演奏。

上海百代公司的创始者为法国人,中文译为乐浜生。

19世纪90年代,他远渡重洋来到上海,起初境况颇为潦倒。

屡经周折后,乐浜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谋生之道——沿街设摊播放唱片。

数年内,乐浜生不仅藉此安身立命,还积聚了一笔资金。

1908年,乐浜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初称为“柏德洋行”。

柏德洋行从创立之初起即为法国百代公司的在华代理商,销售该公司出品的各式留声机、唱片、电影机械、影片等,批发或零售均可。

为了发展,乐浜生从法国买来设备,准备自己灌制唱片。

他们首选的是京剧名家,灌音后,运回法国由百代公司制成唱片,再返回上海销售。

也就是从这时起,柏德洋行正式改称法商东方百代公司。

百代首次灌录的唱片问世后,风靡一时,百代由此而名声大噪,一跃而成为中国唱片业界最有实力的企业。

1917年,东方百代公司在上海建成了自己的唱片制造厂,从此可以独自制作唱片了。

不过直到现在,他们灌制的唱片还是以各地戏曲为主,甚至包括佛经咏唱,内容单一,不够多元,翻不出新鲜花样,唱片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这是百代公司对林子轩一行重视的原因。

当他们从黎锦挥手中拿过《夜上海》等曲子的时候,非常惊讶和意外,百代公司里有懂音乐的人,意识到这可能是唱片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灌录室内,乐队准备就绪,孟晓冬依旧安安静静的模样。

女孩没有紧张,她十二岁登台唱戏,面对观众,早已有了大家风范,镇定的很。

这几日,她跟着林子轩做了歌唱训练。

毕竟唱戏和唱流行歌曲,不是一个调子,何况她在戏台上用男人的声音演唱,此时要展现出女人的柔媚来。

她有一副好嗓子,就看能不能适应唱片灌录了。

音乐响起,孟晓冬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拍子,像往常唱戏一样,跟着鼓点张口开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歌声传出灌录室,飘荡在20年代的上海。

一个法国人微笑着朝林子轩竖起大拇指,林子轩也颇为激动,这歌声穿越了时光,而他则见证了历史。

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唱片灌录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制作唱片了。

百代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销售部门,发行方面不用担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唱片在七月底就能推向市场。

到时候必然会引起轰动。

黎锦挥对此很有信心,这将是一次中国音乐界的革命。

看曲谱和亲耳听到乐曲的感受大不相同。

这些歌曲既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明快节奏,又融合了民族乐曲的婉转韵味,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他看着正在驾驶车子的林子轩,此人才二十多岁,看似不懂音乐,却对音乐创作有如此过人的天赋。

可以想见,林子轩以后还会创作出更多的歌曲。

黎锦挥一心想要推广新音乐,或许和林子轩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从车子的后视镜中看到了坐在后排的孟晓冬,这个幸运的女孩。

一旦唱片发行,这个女孩的声音会传遍全国,她会成为最红的明星,只是不知道这样对她是好是坏。

黎锦挥知道孟晓冬是戏班出身,在这个年代,戏剧演员的地位虽说比以前提升不少,可仍旧属于贱业,被正经人家所不齿。

所谓倡优,是指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是娼妓及优伶的合称。

能把这两个行业放在一起,可见戏剧演员的社会地位了。

在这个行当,若是男人还好些,成了名角后受观众追捧,可也有被富家太太**的故事。

对于女人,则会成为社会上有钱有地位的男人窥觑的对象,越是出名,越是危险,特别是在没有后台的情况下。

黎锦挥欣赏孟晓冬,不仅因为她有一副好嗓子,还因为她性格沉稳大气,有成为大明星的潜质,值得培养。

他不愿意孟晓冬是昙花一现,所以在下车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