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江湖奇侠传》以湖南平江、浏阳两县县民争夺赵家坪一事为引子,以昆仑、崆峒两派弟子分别助拳争夺赵家坪这个“水陆码头”为线索,牵引出两大武林门派的恩怨情仇。

作者受到了湖南民俗的影响,将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江湖世界。

甚至是带了一点仙侠的色彩,影响到后来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创作。

林子轩略微翻看了一下,还是不怎么能提起兴趣,主要是对民国时期旧派小说的叙述方式不怎么习惯。

就像是后世看惯了网文的读者去看传统文学,也会不习惯。

网文是快餐文学,一目十行,传统文学需要精读,否则根本不了解其中的韵味。

但这不妨碍他对《江湖奇侠传》的看重,并对其中情节的设置夸赞了一番,认为这是一本别出机杼的小说,在武侠小说写作的创新上有重大意义。

林子轩许诺会在报纸上推荐这本小说。

向慨然受宠若惊。

林子轩在武侠小说上是大师,《射雕英雄传》写的很精彩,他本来也想和其他文人一样模仿林子轩的写法,但他心中自有一股傲气。

我为什么不能写出自己心中的武侠小说呢?

他懂得武功,学识不差,也会编故事,于是,他另辟蹊径,写出了《江湖奇侠传》。

他这次拿来给林子轩看,心中的确有点忐忑,不过就算是林子轩不欣赏,他也不会放弃,在文学的道路上,没有哪一条路一定是正确的。

他相信自己。

此刻有了林子轩的肯定,他更为自信了。

平禁亚趁机邀请向慨然把《江湖奇侠传》发表在《通俗小说周报》上,这和最后由世界书局出版并不矛盾,还能让作者多赚一份稿费。

向慨然和世界书局没有签约,就答应了平禁亚。

林子轩暗中告诉平禁亚,给向慨然和张痕水同等的待遇,也是最高的待遇。

这是万象书局内部的划分,对于万象书局旗下的作者,只要林子轩在后世听过的名字都会重点照顾,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则给予最高待遇。

笼络作家,就要从他们没有成名的时候开始。

林子轩站在门口,望着向慨然的背影,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的成就感。

其实,向慨然以后还写过一本《近代侠义英雄传》。

这本书大略以晚清“戊戌六君子”殉难之际为坐标,上下各推十年左右,个别人物事迹延伸至民国初年。

书中以大刀王五为引,带出大侠霍元甲本传,穿插介绍清末各路英雄豪杰,演绎神拳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的传奇,最后以霍元甲被毒害为结束。

为了凸显书中的英雄人物,他在其中编造了大量不存在的传奇事迹,把霍元甲硬生生的从人变成了武神。

在后世,很多民国时期武术家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情节大多都是来源于这本书。

有时候我们觉得是真实的历史,其实是向慨然编造出来的。

没办法,观众想要看的是传奇故事,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太过枯燥了。

《津门大侠霍元甲》的情节也是来源于《近代侠义英雄传》,只是被林子轩从后世搬到了这个时代。

在1922年夏天,上海成立了一个文学团体,叫做浅草社。

这是以四川籍青年为主的一个文学团体,主要人物叫做林汝稷,他们的创作以“自叙传”式的抒情小说为主。

这时候,以江浙籍为主的作家如沈燕冰、周作仁等组成了文学研究会。

以留学日本的作家郭沫偌、郁达浮等组成了创造社。

以浙江籍学生应修仁等组成了湖畔诗社。

在全国各地,一场大规模创建文学团体的时代来临了,这预示着新文学从启蒙阶段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旧文学派系之间的交锋

林子轩接到了郑震铎为《小说月报》的约稿。

他和郑震铎的结识是因为去年那场有关新诗的论战,郑震铎当时是《学灯》副刊的主编,刊载了他对新诗的看法,反击了郭沫偌。

不过他和郑震铎,或者说和郑震铎代表的文学研究会并不熟悉。

原因很简单,文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在和鸳鸯蝴蝶派进行斗争。

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