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所以说人生的机遇就是如此,他跟着林子轩到上海去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

林子轩同样为道格拉斯感到高兴,这位美国小伙的人品还行,没有回到美国就说中国的坏话,比不少中国人都强。

他相信有声电影会发展起来,《日出》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电影也会进入西方世界。

在庐山,林子轩每天晚上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白天的时候拿着稿子和赛珍珠讨论小说中的情节。

他原本是来渡假的,可每天闲逛也很无聊,总不能一直和冯程程腻歪在一起。

再多的话题也有说完的时候,不妨给彼此留下一点私密的空间,有道是距离才能产生美,当然也不能距离太远,否则距离有了,美没有了。

冯程程对此很理解,觉得作家写稿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她在考虑林子轩说的开女装店的事情,女人都爱美,在法租界霞飞路上有不少时装店,她时常过去买衣服。

自己开一间服装店也不错,至少不用每天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而且,女装店交往的都是女人,也不会有人说闲话,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她在女校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裁剪,可以自己尝试着设计服装,不仅售卖从国外运来的成品,还能自己设计时尚的服饰。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上海,真正穿着时尚的不是那些阔太太和大家闺秀,而是那些在上海滩的上流社会中游走的交际花们。

其实,“交际花”这个词汇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被认为是褒义词,只有那些豪门名媛们才有资格成为交际花。

她们颇有学识,善于交际,风情万种,是上海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如殷明竹就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走到哪里都受人追捧,代表着时尚和潮流。

林子轩了解殷明竹,她只是喜欢玩而已,可在男女问题上分的很清楚,绝不是那种随便的风尘女子,而且在感情上很专一。

在后世,一本叫做《春申旧闻》的书籍中谈起上海的“交际名媛”写道:“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唐英、陆小蔓始。继之者为周叔萍、陈皓铭。”

唐英出身富豪家庭,身材苗条,嗓音甜美,衣着前卫,多才多艺,秀外慧中,擅长昆曲。

她毕业于上海教会开办的中西女校,中文、英文的水平都很杰出,艺术造诣也很高。

周叔萍是上海著名的实业家周今爵的女儿,家里条件自然不用说,她不仅漂亮,还是一位不错的翻译家。

她翻译的一些英文短篇文学作品,在《西风》等高品位杂志上刊登。

由于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交文学上的成就,使得她成为当时上海上流社会中的交际明星。

后来周叔萍出版过好多本书,是和《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茵齐名的同辈女作家。

所以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20年代上海滩的交际花。

她们在女校接受西方式的教育,有着西方人的思维,敢于反抗不美满的婚姻,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展示自己的美丽,有一种独立和开放的精神。

当然,在上海滩还存在另一类的交际花。

和《日出》中的陈白露一样,在上海的一些甲级旅馆如“大东”、“东亚”、“大中华”等都有这样的女租客住着。

长期租住在“国际”、“金门”和华懋公寓这几家特级旅馆中的这类女人的“档次”更高。

这些女人中,有的是上海各大舞厅中的红舞女。

有的是过去书寓、长三中的红信人,从良嫁人后重又下堂出来招蜂引蝶。

也有的是脱离了家庭住到外面来广交“朋友”、受人供养的漂亮女人。

这些女性过着阔绰的生活,有着相当的排场,在各色男人中周旋,上海滩的达官贵人都是她们的座上客,在外人看来颇为风光。

就算是这样的交际花,在上海滩也不会被人轻贱,反而颇受追捧。

当然,是受到男人的追捧,至于女人就不是这种看法了。

冯程程担心的是和这样的交际花交往,名声上不太好,她虽然有着进步思想,但还没有做到把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地步。

林子轩倒是看的开,交际花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明星,都是凭着姿色吃饭,没什么不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们该度过一个怎样的青春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的是一个不好好学习,和人打架的熊孩子离家出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